自從八月八國和約達成不久,楚王項涼就表態,自己將會將會在年前撤回全部攻入懷吳的楚軍。
但是,他卻並不認可懷吳合一的正當性,認為秦浩已經是自立門戶,與吳國再無半點關係,根本就不該再繼承吳國的王位。
所以,他隻會將吳地交給真正的吳王後人。
隨後,就在九月初,前吳王項良隻有九歲大的嫡子與其母便突然出現在了湖西州。
九月中旬,這個孩子就被湖西州的一眾楚軍扶持起來的吳國舊貴族們擁立為新的吳王,其母被尊為攝政太後。
緊接著,就是眾多不願服從秦浩統治的吳人紛紛向湖西州彙聚,再加上楚國的大力支持,截止到慕容玄收複湖東與江南二州全境之時,湖西州已經武裝出了近二十萬披甲之士。
也正因為如此,秦浩才會派出和談使者,而那位湖西州名義上的攝政太後,也很快表態,願意與秦浩談一談。
此外,南麵的越國,也似乎無意在進攻懷吳,雖然他們血戰到底口號依然叫的很響,可卻再也沒有向懷吳境內派出一兵一卒。
赿軍既然不來主動進攻,慕容玄也樂得抓緊時間讓懷吳軍休整,同時一邊好掃蕩殘匪,一邊對那些投降的叛軍進行遣散或收編。
臘月初三,秦浩的使者抵達所謂的偽吳國都彰城,和談正式開啟。
緊接著,齊國薑氏一族與田氏一族也在初七那天展開和談。
等到了中旬初,楚國朝廷也與奴隸起義軍之間展開了和談。
至於諸國之間,更是紛紛將重兵從邊境撤回國內腹地,已示再無開戰之意
一時間,罷兵求和,似乎成了大勢所趨,和平似乎真的就要隨著新年的到來而來臨。
也就在這種形勢下,慕容玄收到了秦浩的召回詔書。
“大王讓我完成江南二州的軍隊整合之後,就立刻返回江北,繼續整合江北諸軍!”
“然後,就返回懷安城,去兵部任右侍郎!順便再去管管那幫小崽子!”
“唉!這兵部右侍郎倒還好說,反正前麵還有個兵部尚書與左侍郎頂著,也沒多少正經事讓我管!”
“可管那群小崽子們!……這不是把我往火坑裡推嘛!……唉!……大王啊大王!那麼多德高望重的人你不選!乾嘛選我這麼個愣頭青!”
慕容玄看著那八百裡加急送來的詔書,不由得苦笑。
“兵部右侍郎!?……回懷安城!?……那……那師尊!……我……我呢?……我還用不用回去?還是繼續留在這江南任職?”
一旁的姬榮滿眼的期盼,同時心中也是有些忐忑。
說實在,他雖然已被慕容玄鍛煉的能吃苦了,可並不代表,他就願意繼續吃苦。
“留在江南!?你想的美!”
“以你現在的軍功,再加上你的身份背景,江南哪有什麼合適的職位紿你!你小子也得跟著我回去,……回去做個孩子頭吧!”
“幫我管教那幫小崽子們!你正好合適!”
慕容玄的話,頓時讓姬榮開心不已,可同時,他心裡也有些失落:
自己固然怕吃苦,可自己也想建功立業啊!
現在局勢趨於和緩,未來一兩年內,整個懷吳境內隻怕也就這江南還會有戰事,還能有軍功可撈。
就這麼走了,自己多多少少有些不甘心。
但……自己已經是一身傷了!……打仗實在是太危險!……還是算了吧!……畢竟小命要緊!
慕容玄將詔書放下,不理姬榮在那裡患得患失,自己倒是胡思亂想起來:
大將軍與太尉死後,兩個職位就那麼一直空缺著。
現在大戰結束,大王肯定要做出調整,補上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