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軍沿著海岸線大舉南下,水陸並進。
沿途的懷吳軍節節抵抗,遲滯齊軍的前進速度,為後方的民眾撤退爭取時間。
現在的懷吳軍,總兵力六十萬,其中正兵二十萬,鄉勇四十萬,共編為十五個正兵師,十五個混編師,三十個鄉勇師,平均每師萬人。
而再往上的軍帥,則不再擁有對師帥的行政管轄權,隻有戰時指揮權。
也就是說,師帥的任免,平時隻能由秦浩決定,隻有戰時才會臨時下放紿各軍軍帥,以方便軍帥們指揮作戰。
而且各軍所轄師的數量,也不再固定,會隨著時局的變化做出調整,少時隻轄兩、三個,多時又可能七、八個。
師,就是懷吳軍最大的標準軍事單位。
在懷北的滄海沿岸,平時隻有三個鄉勇師駐防,處於備戰狀態的兵力更是隻有七、八千人,
但現在外敵入侵,三個師迅速從生產狀態轉為戰時狀態,全員武裝起來,投入戰鬥。
鄉勇師,其實就是原來的地方軍,其兵員也主要從當地征集。
為了保衛家鄉,掩護父老鄉親撤往後方,這些懷吳軍的三流部隊設下一道又一道的防線,與齊軍血戰。
但終究,他們隻是三流部隊,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訓練水平,都與一流的正兵師與二流的混編師差距太大,更不要說麵對近十倍的敵軍,根本擋不了多長時間。
從齊懷邊境,到懷水入海口,也就三百多裡,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也就十日的路程。
而三個師,拚著傷亡近萬人的代價,也僅僅是多拖廷了五天。
可就是這五天,已經足夠沿岸民眾撤往內地後方了。
誰讓秦浩一向重視交通網絡的建設呢。
四通八達的道路,密布相連的水網,無數的車船儲備,是懷吳完成民眾大撤退的關鍵。
齊軍一路勢如破竹,攻陷了一個又一個的村鎮,一座又一座的城池。
可是,無論是村鎮還是城池,等齊軍攻陷時,都早已空無一人。
雖然這些城池村鎮之內,還有不少的財物可以掠奪,可能讓人馬填飽的肚子的糧草卻是難以尋到一點。
堅壁清野,對於懷吳人來說,特彆是這些久經戰亂的懷北人來說,實在是太熟悉不過了。
對此,齊軍主帥田賀並沒有太放在心上:
不就是堅壁清野,想要拉長老子的補紿線嘛!老子不怕。
因為老子的補紿線在海上,比起陸路運輸來,損耗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而且,想要破壞自己的海上補給線,可沒那麼容易。
因為,自己帶來了水師的大半主力。
此戰,能打打到懷安城最好!若是打不到,趁機逼著懷吳水軍決戰並將其重創,也是可以接受的。
一戰滅懷吳!這個想法,老子還真沒有。
齊軍一路攻到懷水入海口後,稍作休整了兩天,就繼續沿著懷水北岸西進。
同時,其水師中的中小船隻也駛入懷水,逆流而上,與陸軍同步而行,至於大型戰船,則守在了入海口附近,等候懷吳水軍滄海艦隊的到來。
此戰,陸戰雖然兵力規模龐大,但海戰卻是勝負的關鍵。
齊軍主帥田賀知道這一點,懷吳軍主帥慕容玄也知道這一點。
在當了兩年多孩子王後,慕容玄終於是再次上了戰場。
他本以為,終於可以暫時擺脫這些讓人頭疼的小崽子,好好的輕鬆輕鬆,可沒想到,他的那位大王,又將這幫小崽子們送回到他的手裡。
東宮學院,無論年紀大小,都要隨軍出征,感受一下戰爭的氣氛,甚至,一些年齡較大的,還要上戰場殺敵。
這下,慕容玄就更頭疼了。
而東宮學院的那幫小崽子們,則是心思五花八門,興奮的有之,害怕的更是不少。
這一年,太子秦安,虛歲十一。
而東宮學院中年紀最大的學員,已經十五,最小的也有十歲。
按照秦浩的說法,這些小崽子們是該見見血了。
喜歡小小領主不好惹!惹急眼了爭天下請大家收藏:()小小領主不好惹!惹急眼了爭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