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虧自己的父親,原如今在外麵遠離京城,對自己而言,對整個李家而言,都算得上是好事一樁。
當然,
李航也不可能任由自己的父親,在外麵受苦,從而無動於衷,不管不顧。
不過這件事情,不能夠操之過急,一切也隻能夠從長計議。
搖了搖頭,不去想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李航推開房門,來到了庭院之外。
映入眼簾的,則是李家的後院。
李航的父親,雖說是大理寺丞,也算得上是位高權重的存在。
可由於為官清廉,不貪不占,加之又出身寒門,沒有太多的底蘊。
縱然是身處高位,也是極為貧苦的那種。
整個李家的後院,占地麵積也是極其狹窄的。
整個李家的占地麵積,也就隻有區區不到一百裡。
放在普通的家庭,也算得上是一座豪宅大院。
與那些普通的凡人相比,占地麵積一百裡的府邸,甚至相當於皇宮級彆的存在。
可是與那些世家大族相提並論,壓根就沒有任何可比性。
連人家的茅房都不如。
自然是極其清貧的存在。
而李家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占地麵積,倒並不是因為李航的父親過於的節儉?
相反的,若不是礙於朝堂禮儀,李家的府邸,甚至要比現在少上一半。
原因非常簡單。
朝堂之上,自然有朝堂之上的禮儀。
什麼樣級彆的官員,應該配備怎樣的府邸。
朝堂都有著明文的規定。
李航的父親,好歹也是大理寺城正四品的官員。
倘若住的是普普通通的房子,比起那些普通的修士而言,還更加的寒顫。
恐怕就有禦史台的人,直接參李中樞一本。
李中樞自己可以清貧,自己可以去過苦日子。
可身為朝廷的大員,李中樞此舉,隻會讓朝廷顏麵儘失。
覺得偌大的朝廷,連李中樞這麼一個小小的官員,都養不起,丟的隻是朝廷的麵子。
因此整個李家,也不算是太過於破破爛爛,還是有一定的規模。
可由於李中樞當初遭到了軒轅大帝的貶謫,被貶到偏遠之地。
自從李中樞被貶之後,原本還算是較為繁華的李家。也逐漸呈現出衰敗的場景。
所謂的人走茶涼,人去樓空。
說的便是如此。
雖說李中樞被軒轅大帝貶低,並沒有波及到李家。
可李家的人仍舊遭到波及,李家所有的家族子弟,此時也隻能夠低調的行事。
絕對不敢在外麵,有任何惹是生非的舉動。
李家不少子弟,也在朝廷以及各地,擔任一定的職務。
此時的他們,也隻能小心翼翼,夾著尾巴做人。
整個李家給人的一種感覺,都是死氣沉沉,沒有任何一丁點的生機活力。
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