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震先並沒有在此久留,而是帶著秦氏一族的諸多強者,浩浩蕩蕩的返回了京城之地。
隻將眼前的文武百官,以及軒轅靖城這位傀儡皇帝陛下,留在此處,任由他們在風中淩亂。
然而對於油秦震先的所作所為,眾多的文武百官,並沒有感到太多的意外。
雖說秦震現在麵對這樣的事情,在明麵上並沒有任何的表示。
可實際上,秦震先沒有明確的表示,準確而言沒有明確的反對,就是一種最好的態度。
畢竟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講個名正言順。該有的禮儀一樣都不能夠少。
尤其是對於這種朝堂大事,對於改朝換代的大事,怎麼可能如此迫不及待地接受一切。
倘若秦震先真的迫不及待的。想要登上那個位置,也不會等到現在的。
既然秦震先願意等待下去,自然要程序合法化。
所有的一切,都要走正規程序。
所有的禮節,都是必不可少的。
古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有著三辭三受的事情。
尤其是某些個官員打算起骸骨,皇帝陛下也要故意下止再三的挽留。以表達皇帝陛下對這位大臣的重視之情,也給足了對方的顏麵。
像秦震先登基稱帝,改朝換代這種天大的事情,自然也是如此。
倘若秦震先今天麵對眼前的文武百官的勸誡之言,毫不猶豫。迫不及待的答應下來,反而會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讓他們有些不知所措。
如今對方並沒有任何表態的離去,就已經代表著對方的態度。
這件事情欲速則不達,壓根就急不來的。
今天所發生的事情,完全隻是一場開幕式。
後麵的事情,才會更加的精彩。
……
所有的文武百官,全部都包含著激動的心情,早就已經摩肩擦掌了。
這個時候,自然是大表忠心的大好時機,自然要好生的謀劃,該如何勸說秦震先登上這個位置。
恐怕他們回去之後,就會爭先恐後的給秦震先上言,不斷的勸說著秦震先。
畢竟對於哪些人上書,秦震先或許不清楚。
可那些人沒有任何的動作,恐怕秦震先就會一清二楚。
一旦改朝換代之後,那些沒有及時上書的人,即便沒有遭到皇帝陛下的猜忌。
其他的人為了上位,都會不惜一切代價的落井下石,絕對不會讓他們好過的。
因此此時最要緊的就是,趕緊回去準備好措辭。
既然從龍之功已經被人給奪走了,接下來剩下的那些功勞,他們也會爭先恐後,想儘一切辦法的錢去爭奪。
唯有如此。方能討得秦震先的歡心,在這位新皇帝陛下麵前贏得好感。
眾多的文武大臣想到這裡,都滿臉的激動。
一個個爭先恐後的朝著京城的方向趕了過去。
他們必須在第一時間,返回自家的府邸,然後召集自家的筆杆子,開始奮筆疾書。
用最為華麗的言辭,來表達他們對秦震先這位皇帝陛下的忠心。
至於軒轅靖城這位傀儡皇帝,從始至終,都沒有多少人將他當做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