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悲慘的童年、破碎的家庭,與我當時的“幸福”生活比起來,早已不足掛齒!
至於什麼“孤獨寂寞”、“無人問津”,更已是太遠的曾經!當時的我,隻要是想,就會有無數的人,排著隊等著與我徹夜狂歡!
很多年以後,我常與繼父一起喝酒。聊起往事時,他總會十分佩服地對我說道:“兒子啊,你就是生錯時代了!你要是和我一個時代的,肯定混的比我們都要好!你那個時候可太牛逼了。有一次,你把書包落家了,我和你媽一拎感覺挺輕的。出於好奇,就打開看了看。結果發現裡邊一本書都沒裝,隻有一把砍刀和兩個手機!”
人過三十以後,再想起那些荒唐的過往時,我隻會覺得羞愧。而我的繼父,又是那種隻會活在自己過去的“輝煌”裡,不願意出來的人。推己及人間,他便總認為我也會為自己的曾經而驕傲。
每當他提及此事時,我都會訕訕一笑,自嘲道:“彆提了!哪有一個學生的書包裡不裝著書本,卻裝著砍刀和手機的!”
他會提一杯酒,與我乾杯道:“那時候你都哪來的錢呢?我和你媽也不給你錢啊!”
我會反問道:“難道你那個年代,不時興跟彆人收保護費嗎?”
這時,他一定會自己“悶飲”一杯,歎息道:“我哪會收保護費啊!一天到晚就他媽知道瞎混!知道收‘保護費’那些人,現在都他媽的發達了!”
我會陪上一杯,安慰他道:“你同時期裡的人,更多的正在監獄裡蹲著呢吧?你挺好的,至少可以睡個踏實的覺!我要是繼續發展下去,估計現在也在監獄裡蹲著呢!”
他會“哈哈”一笑,感慨道:“我真沒想到,你最後能出息成這樣!當時我也感覺,你離監獄已經不遠了!”
他沒想到的這點,我卻是意料之中。
對自己,我總有種迷之自信。覺得自己即便是去要飯,也早晚會要成“丐幫幫主”。
借著我再度成功轉文的消息,以及與婷婷之間的“cp”熱度,幾乎是一夜之間,整條學府路上的兩所高中、兩所初中,共計四所學校的近三百多個班級裡,竟全都有了我的“小弟”。
有青春的地方,就有熱血。
有熱血的地方,就有爭執。
有爭執的地方,就有戰鬥。
有戰鬥的地方,就有我的“影子”。
那段時間的我,好似那條路上的“保安”一般,隻要是遇到了“鬥毆”的場麵,都會走過去,分開眾人,四下看一看,有沒有我的某位“小弟”在其中參與。
或者拉過被揍的那個人,把我的大臉,湊到他的眼前,認真地問上一句:“你認識我不?”
如果得到了否定的回答,我就會對著另一夥可能同樣也不認識我的人,揮手“命令”道:“繼續打!揍死他!”
日子久了,我便有了一個新的綽號:“跡sir”。
在坊間的傳說裡,“跡sir”除了學習不好以外,什麼都好。可對於最討厭“學習”的學生們來說,這反而是最“完美”的評價。
我活成了他們的“夢想”。
但就因為學習不好,我的媽媽卻堅定的認為,她的兒子什麼都不好!
這種“家裡家外”兩個極端的評價,讓我總是生活在一種“割裂”之中。
不過還好,畢竟在學校的時間,要遠遠超過於家裡。
而且,經濟上早已“獨立”的我,更是不太需要那個“家”了。
雖然,我獲得了一把“新”的鑰匙,並且再次有了自己的獨立房間。
但我那“條”可以重新回到那個家中的“命”,卻是彆人“救”的。
如果靈魂不在,那我回去的,不過是軀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