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欣欣那得到我的地址後,姍姍也給我寫了一封信。
內容雖被無味的祝福與客套填滿,但對於一個新兵來說,每一封信,都是可以令其它戰友們羨慕的“至寶”。
所以收到這封信時,我還是非常開心的。
因此給她的回信中,我留下了要常聯係的約定。
雖然結果並沒未如與欣欣的那般“經常”,但也保持了半個月一封的頻次。
在收到的諸多“至寶”裡,卻隻有來自於婷婷的那一封,我選擇了視而不見。
從她信中的內容上來看,我可以感覺到她的用心。
東拉西扯的許多,都是她眼中的我,應該會感興趣的,關於我走之後,一中“江湖”上的故事。
信的末尾,她再次表達了“複合”的想法。試著再次與我許下,“一輩子”的約定。
或許她從來就不知道,她認識的那個“我”,並不是我。
所以我隻能假裝,“我”已經死了。
關於婷婷的一切,我的心中不隻有感謝,還有愧疚。
但我卻沒有資格,說一句“謝謝”。
因為她為我做的一切,令我“無以言謝”。
我也沒資格,去說一句“抱歉”。
因為我不想去獲得她的“原諒”。
我是渣男,憑什麼被原諒?
時至今日,我想起她時,仍是隻想上她。
而我到現在也想不明白,為啥自己是如此的害怕被約束!
可能那樣,會讓我有一種遇到了第二個“媽媽”的錯覺吧!
“新訓”三個月,漫長而短暫。
剛當兵不久,我還收到了大帝的來信。
信中,滿是對過去“輝煌”的緬懷。
包括,對他與阿雯那段“風風火火”的愛情的懷念。
我很想“拯救”這個,一直活在“過去”裡的兄弟。
所以醞釀了一百多天,直等到“下連隊”後的一個“穀雨”時節,才給他回了一封長信。
同時也借著“兄弟”之“目”,總結了我十八年來的認知。
因為我在給人寫信時,郵寄前一直有謄抄一份的習慣。
所以在一年後的2007年4月20日,已經成為可以在周末時上網的“老兵”的我,便將這封信略做改編,發表在了自己的“qq空間”上。
作為人生中一段很重要的心路曆程,我有必要與大家將原文分享如下:
對於我這終日瞎忙,難有清閒的人而言,隻有“閒”在了一個下雨天時,才更適合去回憶我們的過去吧。
很多情緒的產生,總源於巧合。
今日穀雨,巧又是我離開家500天整。
500天,會發生什麼呢?
想起了十八歲時,那些交往過的時間都沒有分開的日子長,卻給彼此留下了太多、太深記憶的好友們。
人生,能有幾個十八歲?
那美好的一段,真誠、血性的一段,恰巧我們一起走過。
隻是,也許沒有好好珍惜。
於是,才常常會去回憶。
然後,難免就會回憶起,那時的我們……
隻是不敢了。
不敢再去想。
怕會留戀過去,怕會舍不得回來。
回到,現在。
於是,低頭走路。
告訴自己,不可以再錯過,要好好珍惜,珍惜眼下真正的幸福。
不懂自己在說什麼,蠻亂的。
那時候在身邊的人,如今一個一個的離開。
對於那些離開的人,我們就都沒有責任嗎?
也許因為那些可笑的“麵子”,我們失去了太多年輕裡的玩伴;
也許因為那些固執的“自我”,導致我們在青春漸逝的過程中,就真的隻剩下了“自己一個”;
也許因為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我們在得到什麼的同時,又要遭受良心的譴責;
也許隻有經曆過謊言的折磨後,我們才開始明白,真誠的重要吧……
開心,源於心底的坦蕩;灑脫,源於不欠任何人的驕傲。
隻是,當我們誠實的分析自己的內心時,當我們,獨自麵對自己的靈魂時,誰又敢說自己是真的坦蕩?
誰,又真的擁有,可以驕傲的資格?
當你向彆人大呼小叫的喊出,自己那些看似壓抑了很久的、真實而華麗動人的語言時,你敢說那些看似“發乎於情”的“聲嘶力竭”,就真的是你的心裡話?
不是僅為追求辭藻絢麗,而精心組織的謊言?
時過境遷以後,當你再看自己寫過的那些打動人心的文字時,會不會很陌生?
也許,會感歎自己的言語精彩。
然後,翻出來,繼續給彆人炫耀自己的“曾經”。
就算現在的自己,早已變的麵目全非。卻依然大言不慚地說著,“當時”的話。
隻是因為,“當時”很美。
是否這個炫耀“曾經”的行為,其實是在暗含著,你“越活越回陷”的處境呢?
也許,我們都是這樣的人。
但可以試著從今天起,讓“過去的”,徹底過去!
不隻痛苦,還有那些,幼稚的“輝煌”。
因為我們要成長。
成長,是一個遺忘的過程。
哪怕隻是把過去‘封印’在記憶的深處,當它不存在而已。
就算,這其實又是一種逃避。
也許,我們不是越長大便越不喜歡說話。隻是越長大,越是不喜歡說謊而已。
於是多數的時間裡,我們開始變得沉默。
聽彆人去說些什麼,再看他們又做了些什麼。
然後,嘲笑。
或者,傷心。
愛情是什麼?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