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政務之餘,荀彧最為鐘愛的消遣時光的事,便是靜靜地凝視著鄴城尚書堂院裡的那一棵參天大樹。
這棵大樹曆經歲月滄桑,枝繁葉茂,猶如一把巨大的綠傘,矗立在庭院之中。
每當荀彧漫步至此處,他都會不自覺地放緩腳步,目光被那粗壯的樹乾和繁茂的枝葉所吸引。
說起來這棵大樹還有一番典故。
當初王莽亂政,赤眉軍綠林軍攻入鄴城,一把大火將這鄴城燒了個大半。
幸得上天垂憐,半夜時分下了一場瓢潑大雨,這棵老樹才得以幸免於難。
後來光武皇帝劉秀從河北起兵,路過鄴城得知此事,將帥帳安置在這棵老樹下麵。
當夜三更,青龍入夢,高祖顯靈,劉秀重振大漢河山,因此後世將這棵老樹傳得十分邪乎。
黃巾起義後,這棵老樹又再次幸免戰火,現在成了尚書堂中的獨特風景。
攻破鄴城之時,大曹是準備將現在尚書堂的位置賜給曹德做侯府的,曹德二話不說就推脫了。
神樹個鳥,老劉家最喜歡玩鳥儘弓藏和給自個戴高帽子那套了,一棵大樹上天天都是鳥,走路都要提心吊膽的抬頭看兩眼,還怕哪天倒黴一坨鳥屎正落頭上?
狗都不要的玩意。
這才讓尚書堂撿了個漏。
“神樹,神樹,這大漢真的沒救了嗎?”荀彧摸著老樹喃喃自語起來。
大曹的勢力越來越大,這是他心中一直盼望的事,也是他最難受的事,大曹對天子的壓迫越來越多。
當初從袁紹手中千裡來投曹時,就是一眼看準大曹潛力無窮,是最可能成為他心中匡扶漢室的人,時間也證明了這一點。
不過數十年時間,原先那個被很多人都不看好的大曹,現在卻成了世人望而卻步的龐然大物。
但是隨著這個龐然大物的不斷膨脹,一方麵主弱臣強,大曹對天子步步緊逼,收緊手中的權勢。
另一方麵,大曹下麵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再滿足自己的權力,迫不及待的想推著大曹往上再進幾步,他們也想多進幾步。
從龍?這可是大功啊!
如何處理大曹和天子的難題,這似乎一個無解難題,包括侄兒荀攸都認為無解,可是荀彧還是心存幻想,或者說是不服輸,有些自負。
他是誰?
當世“王佐之才”,鼎鼎大名的荀令君。
大曹牛吧?當朝司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照樣有人敢罵他閹宦之後。
曹德牛吧?蓋世英雄,自封天下第一武將,還是有人罵他閹宦之後。
可是,世人有誰會罵他荀彧一句閹宦之婿,哪個出來不是客客氣氣的一句荀令君,而且一直都是,隻是稱呼逐漸變化罷了。
荀彧的父親荀緄曾任濟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緄忌憚宦官,於是讓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兒為妻。因為荀彧年少時有才名,才得以免於彆人的譏議。
他是誰?
大漢第一諸侯,曹司空的“吾之子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