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心中冷笑,果然被小喬說中了,此人薄情寡義至極,麵上卻恭敬回道:“吳侯體恤,臣感激涕零,但軍情緊急,臣願以死效國。”
這時老將韓當站出來嚷道,“吳侯,周公瑾之才能我等皆知,如今曹軍異動,非他不可應對。”
眾將紛紛附和,哪怕是孫權的親信朱然等人也是一樣。
他們雖然平時一副不將天下英雄看在眼底的模樣,但真當麵對曹軍時,心裡還是有些打鼓。
來人可是魏王,還有那個冠軍侯,自己有多少本事他們還是清楚的。
孫權見狀,不好拒絕,隻得答應,“既然如此,公瑾你就速回柴桑整軍備戰,本侯靜候佳音。”
周瑜領命退下,走出侯府,望著天空長歎一聲。
他知道前幾日他私自探望孫策遺孀大喬和遺腹子孫紹的事被孫權察覺了,孫權對他已經有了猜忌之心,此次前去定要萬分小心。
而孫權看著周瑜離去的背影,眼神複雜,心中暗自盤算著如何既能抵禦曹軍,又能製衡周瑜。
此時,侯府門外一人奔來,高呼:“啟稟吳侯,郡主有消息了!”
孫權精神一振,暫時放下了對周瑜之事的糾結,趕忙問道:“速速說來!”
原來,經過數日將士的打探,得知孫尚香一路往西,現在已經到了柴桑附近。
“快,馬上喚回大都督。”孫權急忙喊道。
既然孫尚香到了柴桑,正好讓周瑜將她帶回來。
自家妹妹的脾氣,他最清楚不過。
若說這世上除了他和母親國太,也隻有一人能製裁孫尚香了,那就是和孫策情同手足的周瑜。
片刻之後,周瑜去而複返。
聽了孫權的話後,周瑜苦笑道,“吳侯,郡主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若是她真的不想回來,屬下恐怕也無能為力。”說完不動聲色的看著孫權腰間的吳侯佩劍。
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有此佩劍,正好整頓柴桑水軍。
柴桑水軍一日不加以整頓,他心裡就沒底和曹軍開戰。
孫權臉色一變,果然不愧是江東周郎。
原本他還準備等周瑜到了柴桑整頓水軍遇到阻礙求救時,才讓人送去他的佩劍,正好讓周瑜和江東將士認清誰才是主公。
現在看來,又被周瑜撿了一個便宜。
他也可以不賜劍,但是權衡再三,他還是決定現在就將佩劍交給周瑜。
不僅是為了打敗曹軍,更是為了孫尚香。
若是孫尚香有個好歹,恐怕國太不會輕饒於他。
他雖然為人薄情,但對國太還是孝順備至,這關乎一個名聲問題。
孝,乃治國之本,創業之基。
“公瑾,你持本侯佩劍前去,有此劍在身,猶如本侯親臨。”孫權道。
周瑜躬身接過佩劍,“多謝吳侯,末將一定不辱使命。”
說罷,周瑜大步流星走出侯府,腳步比剛才輕快了不少。
頭上的那團疑雲,遠遠看去,消散了不少。
喜歡重生三國,家兄孟德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家兄孟德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