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李少白似乎是從何成的話語中聽出了一些不太好的意思。
雖然何成並沒有任何不好的意思。
所以何成非常真誠的看著李少白道,“我之前沒接觸過你,更沒接觸過你的作品,但我總覺得,人哪怕自信到自負,也總比謙遜到自卑強。”
“所以單純給個建議罷了。”
說完,何成指了指電腦,“我繼續研究這個東西了。”
見何成不想再跟自己多言,李少白卻開始不依不饒,直接用折起的扇子壓住了桌上的鍵盤。
“如果你真的隻是單純的這麼看待這個事情,尤其是這樣看待互聯網,那我並不認可,至少短時間內並不認可,因為你所說的那種情況得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網絡的大麵積普及。”
“可就像專家說的,我們華夏的互聯網想要真正開始發展,至少還得20年,不出意外的話,需要四五十年。”
“就拿最理想狀態來說,20年,在這20年間,所謂的互聯網,其實就是精英網,是隻有社會精英才會去了解並使用的東西。”
“所以通過互聯網展示自己的才華,等於是在精英圈展示才華,本質上並沒有改變多少,因為你的作品到不了大眾麵前。”
“而在我看來,隻有讓大眾接受接受的才華,才是真正的大才!”
“李白之所以能成仙,是因為任何階層的人,任何身份的人,任何遭遇的人,都能與李白的詩產生靈魂的碰撞!”
“這才叫大才,這才叫詩仙!”
李少白突然變得異常的亢奮,何成多少有點意外。
不過李少白的言論,倒是引起了何成的在意,“專家說互聯網想要真正發展至少需要20年?哪個專家說的?”
“很多專家都這麼說的啊。”
“然後你就信了?”
“我不懂互聯網專業的東西,我當然相信那些懂互聯網專業的人啊。”李少白一臉本該如此的表情。
何成看了一眼李少白,然後環顧了一圈四周的人。
從周圍圍觀群眾的表情和眼神中,何成基本可以確認,不少人的觀點都跟李少白差不多。
“原來在這個年代,哪怕是在瀛海威科教館接觸互聯網的這些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這樣看待互聯網的嘛。”何成心中暗道,並有心打算好好去探索一下這個事情。
同時,麵對大家的這種想法,何成直接開麥,“專家說的話,也不一定全對吧?”
“你質疑專家?”李少白忍不住笑了一聲。
“為什麼不能質疑專家?”
李少白因為何成的反問愣住了。
其實何成是知道他們為什麼不質疑專家的,90年代,專家這個兩個字的含金量是極高的。
專家基本等同於真理。
是未來一部分磚家的積極發言,把專家的含金量給拉了下去。
“那你覺得你憑什麼能質疑專家呢?”李少白回過神來後問道。
“可能因為我覺得如果是李白的話,他一定會質疑專家吧。”
李少白的臉明顯一紅,整個人都顯得有些急躁起來,“可專家關於互聯網發展的推斷是有理有據的,就算是李白,也不可能隨便質疑真理!”
“哦?有理有據?怎麼個有理有據法?”
“很簡單,專家說了,米國現在的電話普及率是93,我們的電話普及率還不到3,米國的電腦普及率達到了31,我們擁有電腦的家庭比例不足萬分之一。”
“而米國光是為了實現電話的普及,就花了半個多世紀!”
“這個直白的數據足以讓我們相信,我們華夏想要普及互聯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前期,必然隻有一部分人使用互聯網。”
“而這部分人,就是我剛才提到的,精英圈層。”
看著李少白底氣十足的樣子,何成淺淺一笑,“你不覺得,用這個數據作為支撐來看待互聯網發展,這樣的眼光是直線型的麼?”
“可這個世界是一個三維的世界啊,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也都是三維的啊,包括發展。”
“米國完成電話普及花了半個世紀,那是因為那半個世紀有那半個世紀的特色。”
“且不說早期電話的成熟問題以及電話普及技術的成熟問題,你彆忘了,在米國普及電話的過程中,可是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的。”
“其次,五十年前普及電話的方式和現在普及電話的方式已經完全不同了,這就好比一條路的前方全是雜草,米國當時隻能靠徒手去解決這些雜草。”
“而現在當我們同樣麵對一片雜草的時候,我們已經擁有了足夠先進的割草工具,甚至都已經知道了最優路徑該怎麼走了。”
“你要明白,電話和電腦,甚至互聯網,都是現成的,是可以直接擺在我們麵前的產品。”
“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普及,而普及這件事情,在不同的條件下,不同的時間下,不同的經驗下,效率完全是可以天差地彆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