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唐的長安城,繁華背後卻潛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此時,秋風瑟瑟,銀杏樹下,狄仁傑正在禦府深處的案牘間,仔細審閱著最近發生的幾起離奇案件。這時,李元芳輕步而入,眉頭緊鎖,顯然有心事未明。
“元芳,你為何如此憂慮?”狄仁傑抬頭,目光透過繁雜的案卷,注視著他的徒弟。
“啟稟大人,外麵傳來一個怪事。城東巷口有一家茶館,最近鬨鬼,茶客紛紛退去。更有人說,見到一個披頭散發的女子,慘叫聲不絕於耳。”李元芳語氣中透出一絲緊張。
狄仁傑眉頭微皺,心中警覺,“鬨鬼?若真是妖邪之事,定要儘快查清,否則會引起民心動蕩。走,我們去看看。”
兩人出門,踏在長安的大街上。街道兩旁的商鋪鱗次櫛比,行人匆匆而過,似乎無人注意到即將到來的不幸。茶館倚在街角,門前掛著一塊“茶香四溢”的招牌,然而此時卻冷冷清清,一個人影也沒有。狄仁傑推門而入,內裡一片狼藉,桌椅翻倒,桌麵上還殘留著幾杯未飲儘的茶水。
“你們好大的膽子,竟敢在這裡玩弄鬼怪把戲!”李元芳冷冷地說道,眼神銳利地掃視四周。
此時,閣樓上突然傳來一聲淒厲的女人尖叫,似乎聲聲穿透耳膜,讓人毛骨悚然。狄仁傑和李元芳對視一眼,心中警覺,迅速朝聲音來源處奔去。
登上樓梯,他們看到一個穿著白色衣裙、麵容蒼白的女子,正趴在窗邊,神情恍惚。她的長發如瀑布般披下,細膩的膚色襯得她如同一位在黑暗中哭泣的花魁。她似乎聽到他們的腳步聲,猛然轉過頭來,目光中透著無比的恐懼和無助。
“你……你們是誰?”她的聲音顫抖,似乎還在恐懼之中。
“我們是來調查此地的,發生了什麼事?”狄仁傑急忙詢問,心中猜測此女子可能是案件的關鍵。
“鬼……見到鬼了!”她聲音低沉,淚水在眼中打轉。“我看到一個影子,黑乎乎的,像是我亡夫……”
“你的亡夫?”狄仁傑敏銳地捕捉到關鍵信息,忙問道,“你能否告訴我們更多的情況?”
女子抬手擦去淚水,儘量讓自己鎮定,“我叫蘇瑤,前幾天,丈夫病重而亡……他生前追求過一些邪術,傳說能讓人複活。可此後,我便開始見到他的影子,聲音淒慘,叫我快去陪他。”
李元芳眉頭一皺,“難道是巫蠱之術?”
蘇瑤低聲說道:“家裡有一個邪術的老道士,他說這是我丈夫召喚我的方法,我侍奉了他,卻從未想到事情會發展如此!”
狄仁傑與李元芳對視一眼,心中陰影漸加。蘇瑤的遭遇不僅令人憐惜,還隱藏著更為複雜的真相。
就在此時,一隻折扇突然從桌上滑落,發出輕微的聲響。狄仁傑撿起折扇,仔細打量,發現上麵繡有古怪的符文,他逐漸意識到,折扇與這起案件並不簡單。
“此扇子是何物?”狄仁傑問,眼中閃過一絲光芒。
“這是我丈夫生前的物品,他常常用來召喚那些迷信的邪術。”蘇瑤微微顫抖,似乎對於這扇子產生某種不安的情緒。
狄仁傑暗自思量,心中已然有了幾分疑惑。在短暫的交流後,他決定與李元芳深入調查。
“元芳,你留在這裡護著蘇瑤,我去尋訪那位老道士,看看究竟是何方神聖。”狄仁傑沉聲說道。
李元芳點點頭,轉過身來對蘇瑤說:“你要穩住,不要再想那些恐怖的事情,我們會保護你。”嘴角微微一笑,儘量緩解她內心的不安。
狄仁傑在街道上穿行,心中總是惦念著剛才的對話。忽然,他的目光停駐在了一間破舊的道觀上,門前掛著一幅“清心寡欲”的牌匾,似乎與喧鬨的市井格格不入。
走進道觀,他見一個年過半百的道士正坐於案前,麵無表情,灰白的胡須如雪般飄落。狄仁傑心下打量,心想:“此人必與案件有關。”
“道士,請問你可知道蘇瑤之事?”狄仁傑開口,聲音平靜卻帶著威嚴。
道士抬頭,目光閃爍,嘴角微微一扯,“我能感應到她的痛苦,然則我無能為力。生死之事,必定有因果循環。”
“因果?你與蘇瑤之妻的關係並非簡單,你所用的邪術令其如此,難道就不該承擔後果?”狄仁傑緊盯著道士,神情愈加嚴肅。
道士微微歎息,雙手合十,“我不過是傳道授業,若要他複生,必定需付出代價,豈能不問所犯之罪?”
狄仁傑心頭一緊,終於明白此案件的複雜之處,邪術背後的牽連讓人震驚。他迫不及待地追問:“蘇瑤的亡夫究竟做了什麼?”
道士緩緩說道:“他曾積攢了不少冤業,日夜沉迷於妖術,以至於如今無法安息。”
狄仁傑心中琢磨,這個道士是否早已看透了更多的秘密。他決定進一步尋求證據,深入調查他和蘇瑤之間是否有更大的聯係。
“道士,你所用的邪術,是否還有其餘門徒?”狄仁傑突然問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