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75)_通天狄仁傑之奇案_线上阅读小说网 

奇案(75)(1 / 1)

在盛夏的長安城,蒼翠的榕樹下陽光透過繁茂的葉影灑下一地的斑駁,令人感覺到幾分悶熱。然而就在這樣的平靜日子裡,城中卻發生了一起令人匪夷所思的命案,受害者並非他人,竟是城中赫赫有名的青樓女伶蘇寶兒。

蘇寶兒出身貧寒,卻憑借美麗的容貌和令人陶醉的歌聲在青樓中嶄露頭角。她身材纖細,皮膚如雪,臉龐上掛著淡淡的桃花笑意,仿佛總是被春風拂麵。幾日前,她在青樓中獨自演唱夜曲,聲音空靈卻透著幾分哀傷,令在場的客人們紛紛沉醉。然時運不濟,當夜她竟遭人致命打擊,神秘隕落,這一悲劇震驚了整個長安。

在這起命案召集了大理寺的狄仁傑大人,由於他心思縝密,洞察人性,總能一針見血憐憫薄暮中的悲情,因此作為案件的主審官,他駕著馬車奔赴青樓,搭乘著逐漸升溫的氣氛,生澀的欲望與無法言說的悼念交織成一幅詭譎的畫卷。

“元芳,你對此案怎麼看?”狄仁傑沉思著,麵露沉重之色。李元芳在他身旁,手中捏著蘇寶兒生前寫下的表演劇本,神情也甚為凝重。

“此案非同尋常,蘇寶兒雖死,但她的死法卻如同是被東洋邪術所困,死狀極其詭異。”李元芳說道,眼神微微一凜,似乎想起了什麼。

狄仁傑點了點頭,深感這其中必有蹊蹺。他細細品味著手中的卷宗,案件的受害者在死前身上似乎沒有外傷,但卻是神誌不清,口中喃喃而語。這種情況無疑讓他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走入青樓,迎接他們的是陰暗的燈光與低低的笑語。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香氣,混合著植物與香料的味道,令人陶醉卻又讓人警覺。狄仁傑抬頭,便看見蘇寶兒的幾個同伴圍在一處,臉色憂傷。

“你們可知蘇寶兒生前有什麼異常之處嗎?”狄仁傑語氣溫和地問道,倘若能從她的朋友口中得到一點線索,或許能助他解開這樁謎案。

其中一名名叫芳子,長得嬌媚嫵媚,手腕上纏著淡綠色的絲帶,麵目愁苦,“大人,蘇寶兒生前常常獨自呆在房中,她總說聽見耳邊有低聲細語,夢中總會怨恨著一個叫‘憐花’的女人。”

“憐花,難道是她的情敵?”李元芳輕聲思索道。

“可憐的蘇寶兒,她原是我們心中的明珠,誰知卻遭此橫禍。”另一名婦人趕緊接話。狄仁傑掃視著幾位女子,發覺她們不是在假裝悲傷,而是真心的失去了朋友。

“我想去查看蘇寶兒的遺體。”狄仁傑說道,確定這不是普通的案發,必須儘快查明真相。

一番細致的檢查後,狄仁傑來到了蘇寶兒的房間,房中撲麵而來的是一種沉沉的香氣,她的梳妝台上擠滿了各類香粉、香油,充斥著她生前的影子。與其他女子不同,蘇寶兒的香韻似乎更多了幾分憂傷。她的一雙紅色絲綢鞋子靜靜地擱在一旁,令他心中不禁一動。

“她原本是想出去走走,卻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小窩中。”李元芳在一旁窺探著,俯身檢查桌上的筆記,“大人,我看到了她計劃要見一個客人。”

“客人?”狄仁傑抓住了關鍵詞,借來仔細閱讀。她寫下了一個名字——“淩夜”,似乎是個高官。果然在這名高官中隱藏著貓膩。

不久後,狄仁傑開始動用自己的人脈,查訪有關淩夜的記載。他們在長安城的各大酒肆中打聽,發現淩夜近年來總是和娼妓交往密切,缺乏正式的婚配。

“或許我們該找個機會會會淩夜。”李元芳提出,狄仁傑默許了。

果然在一處酒肆中,淩夜正和一位氣質出眾的女子共飲,高談闊論。虎背熊腰的侍衛看守在旁,儘顯其權勢之大,狄仁傑與李元芳卻也不懼。

“淩大人,聽聞您與蘇寶兒關係甚為親密,而今她卻早已歸於黃土,不知大人對此案有何看法?”狄仁傑朗聲說道,吸引了淩夜的注意。

淩夜對他雖有幾分戒備,但演技極佳,立刻擺出一副憤懣的樣子:“我與蘇寶兒不過是普通的朋友,她自殺的謠言真是不值一提!我反而聽聞此事後,心生惋惜,不知她為何輕生。”

“輕生?”李元芳嗤笑道:“輕生未可知,然而作為她的朋友,您卻未有出現。”他的話意微妙,淩夜微微皺眉,臉上露出幾分不安。

“你們二人居然敢來我這裡搗亂!我雖愛好美色,卻始終是個正人君子,怎可乾這種無理之事!”淩夜怒氣勃發,話語中充滿淩厲氣場。狄仁傑深知此人不尋常,絕非簡單角色,卻不想在此刻與他爭執。

“我們並不想與您爭辯,一個誠懇的朋友,自然不會對來訪者凶相。”狄仁傑淡淡應對,“若您有所闡述,想必我們會更快找到查明真相的道路。”

就在兩人角力之時,外頭忽然傳來一陣騷動。來人是風塵仆仆的侍女,麵色蒼白,神情恍惚,顫聲說道:“大人,蘇寶兒的舊屋中發現奇怪的符咒!”

“符咒?”狄仁傑目光一凝,麵露凝重。隨即他帶著李元芳迅速趕往蘇寶兒的房間。果然,在她的床幃下掀開一層塵埃,隱約可見幾張沾滿黑色液體的符紙,肮臟破碎,散發著一縷陰鬱的光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遮天:我自仙古來 元力災變:我靠雙重覺醒殺穿末世 食鬼獵人 三年婚姻冷待,葬禮上渣夫紅眼下跪 古穿今之暗衛重生在娛樂圈殺瘋了 鬥羅:我生物學者,覺醒器武魂? 諸天永恒 小司機的美女總裁老婆 送外賣的我,開局被天災附身 俠客行無敵石破天亂殺三界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