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後,不少的合同,是在酒桌上簽的。也都是簽字人喝醉了酒後簽的,或者是在女人的溫柔下簽的。
一個人問,“他醒來後,沒有找你?”
“找了!我說,是你答應的。你要是不收,那就賠我一百萬華幣。合同上寫有的,打官司我一定贏。”
“就這樣成了?”
“成了!後來,據趙經理講,他們收煙葉,到最後,價格也是差不多這多。他沒虧。”
“為什麼差不多?”
“煙廠收雲煙葉,一般都是兩塊一斤。再加上,送點好處給當事人,打發一些,也攤到了三塊錢一斤。所以,他便收了那批貨。”
這時,派出去的人回來了。
於是,詢問終止了。
那些人都去了隔壁的辦公室。
他們在那裡交談著。
“我去問了,那個旅館,長包房的是一個叫趙本山的人。他是武漢卷煙廠的采購部經理。在那個旅館住了一段時間。一直到半個月前,趙本山才離開了,之後,再也沒有回來。”
“這麼說來,江山沒有說假話。”
“是啊!不是親身體會,江山怎麼知道趙本山?怎麼知道趙本山住在那個旅館,怎麼知道他住在哪一個房間。”
“對,這說明江山的確去過旅館,找過趙本山。”
“……”
江山在這邊,通過係統,聽到了那邊的談話。
江山的心中,高興死了。
那些人再一次回來了。
這一回,他們問了兩件事。
一是,趙本山的長相。
並且,還喊來了一個警察。
江山說,那警察在畫。
用了一個多小時,趙本山的畫像出來了。
“是這個人嗎?”
江山肯定的說:“是他!畫的很像!”
辦完了這件事,調查組的人又問:“貨是如何運出去的?”
江山說,“我們縣的煙葉,放在了碼頭前麵的倉庫中。我也將沙溪的貨轉去了那倉庫。之後,在那倉庫內辦了移交。”
負責人問:“那你們的貨款,為什麼用現金?”
江山說:“這是趙經理的決定。他說,他們煙廠,每年要采購外省的煙葉。如果彙款轉賬,那就會暴露他們買了外省的煙葉。所以,他們一般都是付現款給外省的客戶。我一想,那不是好事嗎!反正我拿回去,也是要分錢給鄉民的。現金才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