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公子說,“我家都不知道啊!要是知道了,會告訴我的。”
“這說明,消息傳出來的時間不長,眼下,隻是一些有勢力的相關人知道。”
“對!必須調查一下。山子,你就等著,我們去打聽一下。”
這幫人辦事的速度很快。到了晚上,他們又來到了江家。
孫老大說,“山子,已經查明了!知道消息的是劉家的那一幫子人。”
周老二說,“劉家人知道情況後,對這項目不感興趣。便告訴了與他們關係好的家族。讓他們去上馬這項目。結果,那些家族都看不中,於是便不了了之。”
江山鬆了口氣,說,“他們看不中才好!”
可是,要是小商品城火了,那麼,他們肯定又要出幺蛾子了。
這個人不發現,對江山的威脅很大。
幾個公子都保證,不是他們說出去的。
如果泄漏,也是金花市那邊的。
金花市那邊,知道的人,也就市委常委了。
江山頭痛起來,這怎麼去查?
先放下吧,將小商品城弄起來再說。
江山問,“讓你們生產的設備訂好貨沒?”
孫老大說,“都訂好貨了。山子,你真的要將這些小設備放給群眾?”
江山點頭,“那些人都算過賬,知道做這不賺錢。他們沒想到,這是一種薄利多銷的生意。全國有十三億人口,我們在每一個人的頭上賺一百塊,那就是一千三百億。”
李公子說,“可你賺不了十三億人的錢啊!”
“誰說賺不了!隻要毅烏小商品城的產品價格比全國最便宜的地方價格還便宜,那就能將全國的商人吸引去產烏。”
方向問,“高成本,低價格,那是要虧本的。”
江山給大家發了煙,說,“這也是我讓你們訂設備的原因。這種小商品,如果讓工廠生產,百分之一百虧損。但是,我們不安排工廠生產,而是將設備發放到每家每戶。群眾在農閒的時候,可以開機生產。他們閒著也是閒著,可以低人工。不像工廠那樣,人工貴,管理費用貴,還有七貪八賄的,最後,將成本抬了起來。這也是工廠不願意生產針頭線尾的原因。”
眾人想了想,還真是這個原因。
工廠內,十個工人一個管理者,再加上後勤雜務等人。一塊錢生產直接成本,七加八加,變成了三塊錢。
而農民自己生產的話,就沒有這些額外的成本。他們就可以在一塊錢生產直接成本的基礎上加百分之十賣出。也就一塊一毛錢。
其他的地方的東西賣三四塊,毅烏小商品城的同樣的東西隻賣一塊五。你說,會不會吸引人來。
那當然能吸引。
這樣一來,說做全國人民的生意的話就不是空話。
直到今天,這十個投資者(包括譚晶晶)才知道江山的打算是什麼?
大家也都豁然開朗了!
同時,對小商品市場的信心滿滿的。
老二問,“為什麼那店鋪不賣給經銷者?”
江山問,“換著是你的話,你掏了錢買下了店鋪,獲得了經營權,那你還願意繳納管理費嗎?”
眾人都搖頭:“不願意!”
“就是這樣,產權是他們的,他們就不繳管理費。產權是我們的,他們隻有租賃權,他們就是向我們購買經營權,就得繳納管理費。”
眾人都連連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