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不知道審查的情況,那是保密的,不能瞎打聽。
但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京城的人知道了一件事。
劉家一係的人,很多人下了馬。
就是那個劉家的公子,與江山競爭的那一個。聽說被劃掉了名單。
劉家人保證,不再搞事,才以觀後效。
這樣一來,就沒有人對江山追查了。
江山便將小商品城的剩餘店鋪全部出租了出去。
同時,孫老大他們的第二批的設備到了。
每一個租鋪的店家,都租了一套設備,生產小商品。
這樣,就形成了前店後廠的格局。
軍營那邊,也補進了一批設備。主要是他們生產不出來貨。
工程兵家屬是最先開店的人,時間一長,就有了自己的固定客戶。所以,他們的生意比後來的人要好。
這也是他們相信江山的報酬。
江山之所以敢這樣大張旗鼓地乾事,是因為,毅烏小商品城已經打出了名氣來。
眼下的華國,各地的人都知道毅烏,知道小商品城,知道這裡的小商品價格很便宜。
隻要形成了氣勢,彆人想競爭,也爭不過來。
因為人們的心中,批發小商品,隻能去毅烏。
另外的一個方麵是,彆人想抄襲,也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
毅烏從開工到現在,經過了半年的時間。
這還是江山沒有請人設計,又節約了兩個月。
還有,軍隊工程兵的建設速度,比地方的建設公司要快一倍。
一個軍,上萬人的投入建設,不是哪一個建設公司能有的。
就算有人想仿製的話,那麼,需要不少的時間。
設計兩個月,建築十個月,再到招標入駐也要一個多月。
所以說,最少要一年的時間,才能仿製出一個小商品城。
一年多後,全世界的人都隻認毅烏,對於仿製的市場,不會有人去的。
商家在投資前,也要分析研究的。
這些情況,他們肯定知道,
弄不好,仿製所投入的錢,就會打水漂。
相信沒有人頭鐵,敢去仿製小商品城。
這也該江山露獠牙了!
事實上也像江山預測的一樣。
全國各地,沒有一家生產經營的小商品城成立。
是有一些小商品城出現,但是,他們是來毅烏,拿到了代理權,成為毅烏小商品城的各省市經銷商。
毅烏向他們批發小商品,他們賣毅烏的小商品。
也就是這些人的存在,讓毅烏小商品城快速發展起來。
僅僅半年的時間,也就是到一九九七年六月中旬。毅烏小商品城銷售額達到了一百八十九億多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