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恒寫了一張字條,放在床頭。然後匆匆下樓。
來到局裡,刑偵隊的警員帶著勘驗設備已經出發。
問明了具體位置,叫上張擎開車,直奔現場。
現場位於百合水庫的上遊。最近天旱,湖水下降,附近村民在湖裡打魚,忽然網上來一顆人頭,趕緊報了警。
派出所的人在打撈出人頭的地方進行簡單搜索,發現水下麵有一塊大石頭壓著的一具白骨。
刑警趕去以後,找來人員,對白骨進一步打撈。
白骨上麵除了壓著一塊大石頭,手腳被捆綁,口腔裡有纖維物,喉管和肺部有泥沙。
這說明,屍體是被活著捆綁,嘴巴被布條塞住,然後扔進湖裡淹死的。
手段很是殘忍。
白骨全部打撈出來以後,進行了拚接,屍骨完整,顱骨和其他地方沒有損傷,手腕和腳踝是用鐵絲擰在一起的。
白骨案首先要確定屍源,在dna技術不發達的時候,確定屍源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找到了屍源,案件偵破一大半。有了屍源,通過屍體的社會關係,基本可以確定嫌疑人。
罪犯之所以進行野外拋屍,就是不想讓人知道屍體的下落,不想讓人知道失蹤者已經被害。
而今有了dna數據庫和失蹤人口數據庫,查找難度不大。
打撈勘驗以後,已經下午。歐寶對林恒說:“林局,白骨已經送檢,接下來的工作是確定屍源,任務量不大,你有什麼指示?”
“不能錯過每一個細節,在白骨附近繼續打撈,看有沒有其他可疑物品。”
“是,我給安排一下。剛才技術上鑒定了,白骨身上的纖維物為化纖混紡物,是低檔的衣服殘片。死者骨節粗大,疑是長期從事體力勞動的人。目前這裡的工作量不大,有張局長我們在,你這幾天太累,回去休息吧,有什麼情況我隨時彙報。”歐寶知道林恒的壓力很大,最近沒有休息好。
一般的的凶殺案,作為一把手,多是去現場看看,了解一下基本情況,提供一些思路,做好後勤保證,說幾句鼓勵的話,或者壓壓擔子,明確一下責任,很少一直在現場蹲守的,除非是重特大案子,上級派有人來督導。
“根據白骨情況,能不能確定溺亡時間?”
“應該在一年以上。”
“你們繼續工作,不能寄希望找到屍源以後再開展工作。技術和法醫再細致勘驗,其他人員進行現場訪問。”
“好。”
“能不能確定這裡是第一現場?”林恒問。
“我覺得這裡是拋屍現場的可能性大。這裡隱蔽,把受害人誘到這裡有一定難度,除非有特殊關係,或者有特殊事情,不然受害人不會跟著凶手來到這裡。
從捆綁情況和屍體被塞住嘴巴來看,作案人很從容,體力也好,推斷年齡應該在三十歲左右,至少兩人以上作案。膽大妄為,有前科或者受過打擊處理。”
“既然這裡不是第一現場,罪犯轉移受害人肯定有交通工具,把一個大活人投進湖水裡,會在夜間或者是大霧大雨的天氣。
這裡人跡罕至,機動車不容易上來。附近村民見到有車子往這邊來,一定會有印象。所以現場訪問很重要,不能因為距離時間長就放棄,或者草率進行。”
“是,林局長。”
“捆綁用的鐵絲,屍體上的石頭也要進行鑒定,是不是專用鐵絲,鐵絲的來源途徑,在哪裡取得售賣,都要查找。石頭是不是修築河堤用的石頭,還是其他地方的石頭都要搞清楚。”
“我馬上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