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了。”
聽完陸永尚的話,盧母淡淡的說了兩個字。
“什麼窄了?”
見盧母沒有生氣,盧玲靈此時心思也活泛起來,跟著插嘴問道。
“眼界窄了!”
盧母大手一揮,指了指陸永尚。
“眼界?這眼界還窄?”
張開山表情怪異,看向盧母就像看一個怪物一樣。
陸永尚剛剛所說的那些,彆說是個普通的農人,就是現在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想不到。
就算想到了也沒有勇氣去做。
畢竟改革的風剛剛吹起,還沒有吹向大江南北。
隻有少數的幾個地方當作試點。
而一個從大山裡走出來的農人,隻憑借著報紙上的隻言片語。
就敢獨立建廠,為的還是建設自己的家鄉。
就這眼界,比他身邊所有的年輕人都要強上太多了。
“你呀,你一個專門搞科研的,就不要在我麵前得瑟了。”盧母說著,揚起下巴,做出一個傲嬌的小表情。
都說女兒隨父親。
但這表情一出來,母女倆簡直一摸一樣!
“好好好,你說,你們聊,我這個搞科研的聽著就行。”
盧母聞言,著才原諒懷疑她的老公。
接著,盧母看向陸永尚,特彆認真的問道:“你真的想為家鄉做貢獻?”
陸永尚很自然的點了點頭。
年後在深山溜達了那麼久,甚至感受了不少地方的風土人情官員作風。
為的就是在發展的時候,以點帶麵,盤活整個威虎山。
前世東北林業的悲劇,東北的發展他不想再經曆一遍。
所以紮根東北,這一直是他的追求。
“那好,如果在往大一點考慮,如果要為整個北方地區做貢獻呢?”
盧母說完,甚至比了一下不遠處地圖,屬於我們的所有範圍。
此時,不僅是陸永尚,張開山父女聽到這都懵了。
“我。。如果我有能力肯定行,但我現在。。。。。”
“不!不要妄自菲薄,其實你又這個能力!”
盧母一錘定音,接著說了一詞!
“外彙!”
是的!
這就是盧母為陸永尚指出的道路。
她一直都能接受大政策的一線信息。
所以對外彙這個詞並不陌生。
但張開山與盧玲靈並不知曉其中的邏輯。
不過,陸永尚聽到這個詞之後,看向盧母的眼神中滿是敬意。
要知道,這是他之後的目標,借助他所在地方邊境便捷的運輸。
有了一定的資產之後的發展路徑。
可是!
這是在他有前世的眼光下,才有的計劃!
然而盧母隻憑借現在的形勢,就能知道這麼多。
這還是在她下鄉多年,剛剛返城的時候。
要是一直在工作崗位上,盧母會是個多麼優秀的人呀!
在七十年代後期,因為改開的原因,我們急需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設備推動現有的發展。
所以,外彙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隻有足夠的外彙,才可以購買國外的產品和技術。
而且,隻是有還不夠,還要有一定的儲備量。
這就像後世做生意一樣,你想要加盟一個店。
對麵肯定會掂量你有幾斤幾兩,隻是有本金是不夠的。
要有一定的積累才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