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
“今天是主日?你們要聚會?”參孫不由得一愣,話說他已經很久沒有參加主日聚會了,想了想說道:“那就在大廳吧,今天我來主持。”
“哈?你主持?”荊棘花等人目光詫異地看著他。
“那麼看我乾嘛?你彆看我這個樣子,我認識很多神學家、布道家的。”
“你那是更正派的傳統吧,和我們的彌撒不一樣。”
“有什麼不一樣的?你們難道不看《聖書》嗎?同樣是聖書的真理,你們為什麼要分那麼清楚?聖子曾經說過,法利賽人坐在主位的時候,他們講的東西,你們要聽,但是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我若講的是真道,你們為什麼要排斥呢?”
“好吧,說不過你。”荊棘花聳聳肩,“隨你怎麼樣吧。”
“那好,那我們先唱詩,就唱首《奇異恩典》好了。”參孫主動來到講台的位置、開口說道。
隨後看荊棘花等女一臉無語地看著他。
“怎麼……不會唱?沒事,唱兩遍就會了,我起頭……你們跟我學……”說著參孫清了清嗓子,然後認真的唱了起來,“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竟得赦免……我曾迷失,今又歸回,瞎眼竟得看見……”
可能他虔誠的表現感染了荊棘花等人,眾女不再用那麼輕視的態度看他,而是慢慢的跟著他齊聲唱了起來。
等到大家唱完,所有人都變得嚴肅起來。
參孫看了大家一眼,低頭默聲道:“好了,下麵我們低頭禱告……親愛的父神,感謝你賜下聖子,拯救我們的罪孽,使我們這些該滅亡的罪人,得以和你和好。感謝你用你大能的手將我們招聚在一起,招聚在這異地他鄉,使我們有機會一起生活、一起共事,我不清楚你在這其中有什麼美意,隻求你保守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一個都不失落,真真切切,完完全全成為你國中的一份子。這樣的祈求、仰望……是奉聖子得勝的尊名祈求的,阿們!”
祈禱完畢後,參孫抬頭看向眾人。
“下麵我們來講解今天的真道,今天我們要講解的是詩篇第40篇。我先給大家默念一下今天要講解的經文……
‘主我的神阿、你所行的奇事、並你向我們所懷的意念甚多、不能向你陳明.若要陳明、其事不可勝數。祭物和禮物、你不喜悅.你已經開通我的耳朵.燔祭和贖罪祭、非你所要。那時我說、看哪、我來了.我的事在經卷上已經記載了。’
這篇詩歌是一篇地地道道的彌賽亞詩篇,為什麼是彌賽亞詩篇呢?因為這段經文在新約希伯來卷有印證。
你不喜歡祭物,你不悅納祭物,真的是這樣嗎?神在舊約不是要人獻祭嗎?怎麼有這種話呢?好在這不是聖子講的,這是詩篇早就記載下來的。
所以你就要問了,摩西的時候,神說你要為他們設立平安祭、贖罪祭。到詩篇的時候卻說贖罪祭你不喜悅,牛羊的血你也不喜悅,然後就說你開通了我的耳朵。這裡麵倒底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其實一點也不矛盾,開通耳朵的意思是我知道了我明白了,你從前叫人獻祭是不得不的,因為你原來的意思不是你需要祭物,乃是借著獻上祭物來預表你心裡頭要的是什麼,人一定要尋找。
照樣你用水施洗的時候,水可以潔淨你的心嗎?不可能!水連把墨水洗乾淨都不容易。水是物質,怎麼可能洗淨心靈呢?那你要不要受洗呢?要受洗,經文說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你說哇受洗很要緊,受洗就是得救。可第二句說什麼呢?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就必滅亡。所以根本重點不在洗,重點在信!
你現在聽明白了,每一次從字句出來、進入經意的時候,你就明白聖書了;每一次在字意中間投進去、在經意中間模糊的人,你就不能建立信仰。
水洗禮是聖靈洗禮的預表,血是贖罪的代表,上帝如果不用牛羊死,人就不能明白代贖的道理。也就不能明白聖子……這其實很好理解,現在還有很多人不理解代贖的道理,認為這很可笑,認為這東西不可能替代。所以人很笨,上帝若不逐步啟示,人就不可能明白上帝的道。
聖子就是上帝的道,上帝的殿。聖子說你們將這個殿廢棄,我三天建立起來。當時的人聽不懂,你廢棄這個殿三天建起來,你知道這殿已經建了幾十年還沒完工嗎?你一定神經有病。
可是我們看舊約,殿是什麼?殿是獻祭的地方,是贖罪的地方,有施恩座,有幔子,這一切的一切都代表聖子替人死、替人贖罪的工作。
我們建大禮拜堂,這大禮拜堂一點也不重要,因為這不是重點,這是符號,這是記錄,這是象征,不過是個記號而已。所以聖書說贖罪祭是你不喜悅的,贖罪祭羔羊的血不是你要的。誰聽清楚了?耳朵開通的人才明白。
你說啊……我知道了我清醒了,倒底什麼是最重要的事情。你真正喜悅的不是血、不是獻祭、不是動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