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皇宮,禦書房內。
燭光下,隆慶帝眉頭緊皺,臉色陰沉,在其麵前,壓著一推擺放的奏疏。
所有奏折的內容,全部是彈劾繡衣衛當街拿人之事。
“聖上,劉指揮使來了!”
就在這時,旁邊的戴荃,小聲的提醒道。
隆慶帝打量著眼前的堆成了山的皺著,眉間緩緩一舒,沉聲道:“讓他進來吧!”
“臣劉舟,見過聖上……”
劉舟步入禦書房,恭敬的給隆慶帝下跪行禮。眼神卻是瞟向了禦案上的奏疏,隆慶帝一般很少這個時間點,召見他。除非是有極為重要的事情。
“說說吧,案子辦的如何了?”
隆慶帝抬頭看了一眼劉舟,沉聲問道。
劉舟聞言,頓時一愣,連忙拱手將案情交代了一遍,梁文道楚子墨兩人都已經認罪,但是梁文道將所有的罪責全部扛了下來。
以至於現在這起案子,已經陷入了死循環。即便是隆慶帝不召見他,他都要來請示接下來該怎麼辦?
畢竟涉及到的是隆平一脈的勳貴以及朝廷內二品大員,可不是小事……
“聖上,可否需要繼續追查?”
劉舟見隆慶帝陷入了沉思,猶豫了下,小聲的詢問道。
明眼人都知道,造謠新政的目的,是阻撓變革的推行,梁文道沒有任何動機做這件事,即便是他和賈璘有仇,也不會花費那麼大的代價。
“不用了!”
隆慶帝冷聲道,隨即瞥了一眼禦案上的奏疏,
這還是第一天,便有這麼多的官員,接連上奏,可見朝堂有多少人,在試圖阻撓新政的推行。他不可能將所有的人都查出來。
然後送上斷頭台?到時候誰來給他做事?
“李子正那邊,可有消息傳來?”
似是想起什麼,隆慶帝繼續看向劉舟,出聲問道,李子正奉命下金陵,推動變革之事,這麼重要的事情,繡衣衛自然時刻關注著動靜……
“昨日得到消息,李大人已經順利抵達金陵……”
劉舟回過神來,猶豫了一下,出聲說道:“不過金陵乃舊都,其中開國勳貴不少,李大人想要掌控局勢,隻怕還需要不少時日!”
說罷,他將繡衣衛在從金陵傳回來的消息,逐一給隆慶帝彙報了一番……
“賈璘呢?他不是要辦報紙,為何遲遲沒有動靜?”
隆慶帝深吸了口氣,李子正在金陵遇到難題,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京城裡事情,必須要提前布局,諸如賈璘說的報紙。
這些時日,他閒下來便會思索報紙的用途。
仔細一想,這玩意若是辦成了,不但能對變革起到宣傳作用,更重要的還是掌控民間輿論,想想報紙上刊登出天子語錄,讓萬民誦讀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