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的一些事,因為上級來了解情況,很快就會有了方案。為老百姓做主,不過畢竟有百姓的地方就有競爭。
且說一個村莊的故事,有一戶人家,原有三兄弟,其中一位早逝,留下兩個孩子,其餘兩位兄弟,一位家有二男二女,另一位則有四個女兒。那位早逝的兄弟留下的孩子,小的五六歲時便跟隨二伯生活,其中一個被送到城裡學打鐵,成為了城市人,戶籍也隨之遷走。
另一個則留在農村,過著艱苦的生活。歲月流轉,女孩子們紛紛嫁人,唯有遷往城市的那個孩子生活較好,其餘的三個孩子,一個在山上看林,不幸早逝;
另外兩個親兄弟,老大終身未娶,老二則成家立業。如今,他們中最年長者已逾八旬。
那位遷往城市的兄弟,多年前便已離世,他在城市的生活頗為順遂,子女成群。他曾回來探親,據說還對伯父將他送走的決定表示不滿,或許隻是一時的感慨,畢竟這裡是他的根。
他回來後,祭拜了祖先,短暫居住後離去,並表示不再回來,委托堂兄弟代為祭拜,對故土不再留戀。他的戶籍已屬城市,不再屬於本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土地和房產的價值日益攀升,利益的爭奪也隨之而來。
儘管那位遷往城市的兄弟已去世,但他的子女卻回來要求繼承房產。即便她已是城市人,即便她的兄弟更有資格,但按照她的邏輯,是否所有出嫁的女兒都有權要求房產?何況她們還是她的堂姑姑們,似乎更有權利。
這切糾紛的根源,要追溯到當年村子劃分宅基地時,一位老陰筆,二五仔的村長做出的錯誤決定。這位老陰筆將土地劃給了已經遷往城市多年的人,卻沒有通知在村子裡生活的這家人。這種人真心裡其實很扭曲的。
如果是現在,他把村子土地分給村外戶口人,這老陰筆,二五仔早被群毆了,如今,事情已過去了五十多年,隨著社會的變遷,農村的房產和土地糾紛愈發激烈。
那位城市人的外村人,憑借其在貸款公司的地位和關係,態度十分囂張,幾乎將土地爭取到手。她有房產、有車輛,又是城市戶口的外地人。
而與她爭奪土地的對象是村子的一家人。家中大伯終身未娶,現已年邁坐輪椅,弟弟娶了媳婦,有兩個孩子,媳婦一生未踏足土地,身體多病,孩子也不太機敏,娶的老婆還是個盲人。女兒招了個上門女婿。而他本人在村中是出了名的孝子,一生未發怒,未大聲說話,是個地道的善良人。
外地女人在找了很多關係,幾乎動用了所有關係。社會人騷擾那段時間,這家人的精神幾近崩潰,幸好法還是有點保護的,起碼沒傷人,沒強製。
最終,女人焦急了,為啥,我估計她的關係可能是用錢買來的,也可能用那個什麼娼的事換來的,可能自己也有點吃不消了,所以就讓你各部門紛紛介入,事情陷入了僵局。
找人調解,打感情牌,都是一家人,是人家的,你沒理,鬥不過人家的,等調解,我嘞個去,垃圾老陰筆,二五仔,道德綁架。最後不行,上麵人出麵調解了。
聽我姐說,她到調解地方,聽到有人打電話,你們村怎麼搞的,這點事情都擺不平,後麵的話也不清楚,可能我姐知道。調解,還是那一套,連哄帶嚇的調解,我姐錄音,他們把電話沒收。
再後來女人就開著勾機,把那片土地的門,圍牆勾了。就算當時人在牆下站著,他們也不顧,不過最後沒人受傷。警察最後來了,因為沒人受傷?
警察當麵也沒有太拉偏架,隻是說這是公共地,說這家人把公共地圍起來了,是違建,好不要臉,這個圍牆圍了50多年了。再說這是老一輩留下來的,怎麼成了公共場合。
其實啊,我認為,賤女的算盤就是圍牆拆了,把房子蓋起來,再用自己關係,等事情過去了,這家人鬨不動了,就成了。後來可能是老人站在牆下,她沒辦法,可能有那麼一點良心吧,畢竟是她堂叔吧,她隻想要房,不想傷人。
可能是女人不知道老人就在這個事上那麼強勢,站在牆下就是不走,她可能認為老人太善良,應該很膽小吧。其實她說的對,這家人真的頂不住了,都想放棄,給她們。隻是我姐非要爭,也可能我姐是爭口氣。經此事,外地女人不經常來村子了。
至於結果,靜聽下回分解。
喜歡天下大公請大家收藏:天下大公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