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修仙封神錄》第十六章:府試備戰與科舉征途
在長安這座繁華的都城之中,時光悄然流轉,距離縣試已過去了些許時日。林逸憑借著自身的才學,在長安縣試中取得了第一名的佳績,這一成績讓他在這大唐的科舉之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而如今,一個新的挑戰即將來臨——三個月後,京兆府試將在這長安城所在的京兆府拉開帷幕。
林逸深知,府試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畢竟這是彙聚了京兆府下轄各縣的諸多才俊之士。為了能在府試中脫穎而出,他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在得知府試確切消息的當日,他便依照規定,鄭重地向相關衙門提出了書麵申請,並完成了一應登記手續。
待一切安排妥當,林逸回到自己的住所,坐在那簡樸卻透著寧靜氣息的屋內,思緒不禁飄回到了穿越前的時光。他本是來自現代社會的京都大學學子,在那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他曾沉浸於各類知識的海洋,尤其是對古代曆史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熟讀了眾多史書典籍。那些在圖書館中埋頭苦讀的日子,那些與古代先哲智慧對話的瞬間,此刻仿佛都成為了他在這大唐科舉之路上的寶貴財富。
想到這裡,林逸心中湧起一股豪情。他決定重新梳理自己所學的知識,為府試做好最充分的準備。於是,他起身出門,前往長安城中的書肆。那書肆之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一排排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林逸在日前,就已聽聞此次府試將格外注重詩賦方麵的考核,深知詩賦在大唐科舉中的重要地位,便在書肆中精心挑選著相關的書籍。
他先是選了幾本經典的詩集,如《詩經》《楚辭》等,這些都是詩賦創作的源頭,蘊含著無儘的詩意與靈感,需得反複研讀,方能領悟其中的韻味與情感表達。接著,又挑選了一些唐代著名詩人的詩集,像李白、杜甫、王維等人的作品,他們的詩作風格各異,或豪放飄逸,或沉鬱頓挫,或清新自然,研讀這些詩集,能讓他更好地把握大唐當下流行的詩風與創作技巧。
除了詩集,賦集也是必不可少的。林逸挑選了如《文選》中收錄的諸多經典賦作,漢賦的華麗鋪陳、氣勢磅礴,以及魏晉賦的清新靈動、情感細膩,都能為他的賦作創作提供豐富的養分。他深知,在大唐的科舉考試中,詩賦不僅要展現出優美的文采,更要傳達出深刻的思想與對時代的感悟。
拿著這些精心挑選的書籍,林逸付了錢,便匆匆回到住所。
一回到家,林逸便將自己關在屋內,開始了刻苦的複習。他每日清晨早早起身,迎著那第一縷陽光,坐在窗前,翻開書籍,輕聲誦讀。那朗朗的讀書聲,仿佛是他與古人跨越時空的對話,在這寂靜的清晨裡回蕩。白日裡,他仔細研讀每一個字詞,每一句經典,遇到不懂的地方,便查閱各種資料,力求將其理解透徹。夜晚來臨,他也不停歇,在昏黃的燭光下,繼續奮筆疾書,記錄下自己的心得感悟。
然而,林逸並非僅僅依靠這傳統的讀書方式來備戰府試。他本就是穿越而來,身負著修仙的奇妙能力。每當讀書讀得疲憊之時,他便會起身,來到屋外的小院之中,尋得一處靜謐之地,盤腿打坐。他閉上雙眼,凝神靜氣,開始吸收日月天地精華。隨著他的呼吸逐漸變得悠長而有規律,周圍的天地靈氣仿佛受到了召喚,緩緩地向他彙聚而來。這些靈氣如同絲絲縷縷的微光,融入他的身體,讓他頓感神清氣爽,腦子也變得更加清晰起來。
在這修仙與讀書備考相結合的日子裡,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便到了府試的日子。
這一日,京兆府試的考場外人頭攢動,來自各縣的學子們齊聚於此,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或緊張或期待的神情。林逸也早早地來到了考場外,他身著一襲整潔的長袍,頭戴儒冠,身姿挺拔,神色間透著一股自信與從容。
待考官們完成各項準備工作,考生們便依次排隊入場。林逸隨著隊伍緩緩前行,踏入那莊嚴肅穆的考場。考場內擺放著一排排整齊的桌椅,每張桌子上都擺放著筆墨紙硯等考試用具。他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環顧四周,隻見其他考生們也都正襟危坐,嚴陣以待。
不多時,考試正式開始。此次府試的內容正如林逸所料,對詩賦的考核占據了重要比重,同時也涵蓋了其他諸多方麵,既有對經典詩書的理解與闡釋,也有對當下時政的分析與建議,更有對道德倫理等方麵的思考與論述。
首題便是關於詩賦創作的要求。題目給出了一個春日遊園的場景,園內繁花似錦,蝶舞蜂飛,亭台樓閣錯落有致,湖水波光粼粼,要求考生以此為背景,創作一首五言律詩,需展現出春日的生機與遊園的喜悅之情,並且要在詩中巧妙運用對仗、押韻等詩歌技巧。
林逸看到題目,心中微微一定,他平日裡對詩賦的研讀與練習此時派上了用場。他略作思索,便開始構思詩句。腦海中浮現出春日遊園的美景,以及那洋溢著的喜悅氛圍,他筆下如有神助,很快便寫出了一首《春日遊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