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奏陛下,陝地災情已經有了緩解,承蒙太子殿下神恩,並非爆發瘟病,災民已在各衙門安排下,開始返鄉重新耕作。”
今天是每月一次的大朝會,彙報商量著這個月發生的重大事情。
朱佑樘安排巡視災區的巡撫,今日也返了回來,彙報了各地災區的情況。
對於臣子誇讚兒子的話,朱佑樘一點都沒覺得哪裡不對,反而心裡還非常驕傲。
“各地府衙一定要好好安頓災民,莫要讓百姓心寒,有什麼困難,朝廷這邊會儘力解決,莫要耽誤明年的春耕。”
“糧食方麵戶部多多重視,儘全力的解決百姓春耕之前的糧食問題。”
“黃愛卿,這方麵你著重跟一下。”
看向站在台階下,頂著大黃狗頭的大黃,朱佑樘最後將事情交給了它。
大黃行了一禮,提筆記下了這件事。
對於朱佑樘叫他黃愛卿的事,他已經懶得提醒了,大黃就大黃吧,多少人還希望皇帝給改名字呢。
災情的事情解決好,朱佑樘看向其他人。
從開朝會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個時辰,大部分事情都已經得到了完美的解決。
如果沒有彆的事情,這場朝會就要結束了。
“啟奏陛下,臣有本要奏!”
一名監察禦史站了出來。
先是向朱佑樘行了一禮,隨後手捧奏本高聲奏報。
“微臣彈劾南昌寧王朱宸濠。”
此言一出,朝臣中一片騷動,震驚的看著這個小禦史。
寧王這個王爵,在大明十分特殊,除了對方是太祖皇帝的孩子之外,跟太宗皇帝的關係也不一般。
據說當年太宗皇帝能靖難成功,這位寧王功不可沒。
後來雖然經過削藩,寧王一脈實力大大下降,但因為聽話的態度,朝廷也多有賞賜。
相比於其他藩王,寧王可是跟皇家的關係親密了不少。
如今這小小監察禦史,竟然有如此膽子,彈劾堂堂藩王。
如果要是誣告,陛下為了給寧王一個交代,肯定會拿其開刀。
一些人看著那個小禦史,眼中露出了同情。
但更多的人卻注意到,站在最前麵的都察院左右副都禦史,卻麵無表情。
由此可見,這件事他們已經知道,甚至默許下麵彈劾。
畢竟要彈劾這麼大的人物,不跟他們這些上級商量商量,一下子扔出這麼大的重磅炸彈,把上麵的大佬嚇著了,小小的監察禦史還想混不想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