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春去秋來寒暑過往_小道青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小道青帝 > 第六章 春去秋來寒暑過往

第六章 春去秋來寒暑過往(1 / 2)

文廟今日注定不能平靜,隨著文聖顯聖。一些久老傳聞也浮出水麵,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村民換了一茬一茬又一茬,一些口口相授也遺失在時間長河中。縱然一些文廟故老典籍猶存,也是三存七空,七七八八已經隨著過去的塵埃,湮滅在長河中。

唯有一則傳聞,千真萬確,文聖曾留下偈語:當山河變,則帝星出,我韓氏再興。

據說當年,文聖隨首任人皇征戰天下,定鼎中原時,曾破例為子孫後代祈福批字,留下偈語,追隨文聖身側學生的如實記錄,現存於文廟西側案幾上。

後來天地感念人皇、文聖,衛守疆土,教化有功,平定動蕩,賜下本命姓:韓,至於本名已無從考究。

今日文聖畫像突然顯聖,一切已經不言而喻。

駝背老嫗飛速臨近,抓起少年的手,喜笑顏開。

駝背老嫗是文廟廟祝。

韓家祠村作為文聖後期開辦學堂,日常生活之地。後來隨著文聖飛升天地,後人學生在此定居,日益完善豐滿,才形成了如今村子規模。

村子除了韓姓為文聖直係後裔之外,其餘姓氏皆為文聖弟子學生之後裔。

後人感召文聖之大德,特湊錢找來名家畫工以文聖形貌畫得文聖畫像,落於此處,遂成如今之文廟氣象。後來韓家後人,文聖弟子學生等皆葬於此處,常伴先祖師尊左右。

駝背老嫗已是文廟第十八任廟祝,此前老死有之,雲遊有之,離開有之,不知所蹤有之。

現今廟祝苦守文廟已有四百年光景,青燈枯卷相伴,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隨著廟祝的言語,越來越多村民彙聚而至。一些是依稀聽過一些傳說,過來一探究竟;一些純粹是人雲亦雲,跟風使然。

時間流逝,半村子人聚集而來。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就是此子得文聖顯聖?”

“親眼得見之人不多,廟祝老奶奶直言如此。”

“小小年紀,如此普通竟能的文聖老爺顯聖?”有人遲疑的說道。

莫不是文聖老爺犯了糊塗,弄錯了吧?

還是有人持懷疑態度。

不能說名字裡有個帝字,恰好文聖老爺畫像金光閃閃,就斷定此子就是偈語所指之人吧?畢竟這都第十任人皇了。文聖老爺已經飛升天界九千年了。

目前冷靜的可能隻有韓青帝了。少年跪拜之後施施然起身,東瞅瞅西看看,駝背老嫗因激動抓緊的手,也隨著人流的增多,鬆開去往院內為村民普及偈語去了。

少年離開人流走向擺放畫像的案幾,一米長短左右的畫軸,平鋪在牆麵上,上麵兩角用細線栓起,掛在正中的鐵釘上。

一身儒衫儒帽打扮的儒雅中年男子,目光柔和的目之所及。觀其相貌是一個溫潤如玉的男人,手拿折扇,上麵題寫一行小字: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案幾上擺放了一些牌位,有李家先祖,韓門弟子學生:雷群,靳家亞聖:靳光,白家先人:白不群,張家聖賢:張一水。不一而足,足足擺放了幾十枚之多。

少年一塊塊看過去,不願漏過一點痕跡。以後長居這個村子,還是多了解一些村子紀實,以免今後出錯惹人笑柄。

正廳擺設簡單單一,除了畫像幾案牌位以外,隻有三個蒲團,供人跪拜。

屋子西側擺放了一些文聖的著作及其弟子編撰的一些書籍文章。

少年粗略的翻看了一遍,不知不覺已經落日西移。東側為廟祝的住所,少年還沒有翻看彆人住所的習慣,所以緩緩的退出了屋子。

“廟祝奶奶,說韓青帝為文聖偈語應驗之人。是否過於誇大其詞,僅僅通過些許跡象,下定論是否為時過早?況且將我文聖一脈所有希望,寄存於少年一身,會否過於倉促。”

雖說是自從第三任人皇開始,我文聖一脈,每況愈下,但如今九洲朝廷之內還是有不少我文聖一脈,身居要職。

道德文章取決於“作”,怎可僅憑一些典籍記載,欽定於人。

說此話者是靳家一脈,如今朝內執牛耳者就是靳家一脈當世老祖:靳文虎,位居戶部尚書,位高權重,權傾朝野。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少年抬腿從屋內走向院子,關於大家議論的東西,韓青帝並不在意。他從未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跪拜文聖,僅僅限於認祖歸宗,沒有其他東西。

對於村民對此事的熱情,超乎了少年的想象。畢竟落日西斜,眼看傍晚已至,翻看典籍耽誤了一些時間,幾個時辰已經過去。滿以為村民已自行散去,鬨哄哄的還是亂作一團。

少年分開人群,向家中走去,對他人的質疑置若未聞。

韓長生向眾人抱拳一拜,扭頭追兒子而去。

本以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熱度自會消散,隨後幾天才發現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首先戶部尚書:靳文虎修書一封,寄於村長,要其重點栽培少年,不惜一切代價。不日就要返鄉親自考校教導。

人皇更是親賜“人中龍鳳”牌匾,快馬加鞭送往韓家祠。

九洲大地沸沸揚揚,熱度超乎了想象。要知道自從文聖隨首任人皇飛升天界之後,文聖一脈與人皇一脈交情每況愈下。實在難堪大用之才,不能為人皇分憂。再大的香火情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消磨殆儘。當年首任人皇可是尊稱文聖:亞父。文聖一脈受寵程度可見一斑。

祖輩庇蔭終不能長久,一朝天子一朝臣。生活是現實的,時光也不會為無用之輩停留,殘酷也真實。

夏去秋來,暑期即將過去。學堂學子也迎來了入學,盛世學文,亂世習武,自古如此。當今九洲國泰民安,人民安居樂業,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家庭的頭等大事。家家戶戶以子孫入進士第為榮,普通百姓可為孩子讀書識字修習文章砸鍋賣鐵在所不惜。

神州大地,書聲琅琅,此起彼伏讀書郎,歡天喜地入學堂,學得好文章,賣於帝王鄉。

開堂前幾日,韓長生帶領兒子拜訪了學堂院主一家。受到了空前接待,院主帶領學堂一眾夫子先生,出門禮迎,稱得上掃榻相迎。給了韓青帝極大的重視,韓長生自知自己修道之人不受人重視,也就不自討沒趣,把推薦信交於兒子,讓其自己應付處理。

少年倒不因此表現的倨傲失禮,表現的中規中矩,不卑不亢,有問有答,得到院主夫子先生一致肯定讚許。

轉學事宜進行的異常順利,一群當世大儒對少年進行了一番勉勵,叮囑。少年告退而去……

“觀其行聽其言,少年中規中矩,算是可造之材,以觀後效吧。”

“院主蓋棺定論,其他人並無異議。”

在一日黃昏中,經過幾日的修繕,這個家至少表麵已經煥然一新。

新鮮的事物可以使人心情美麗,韓青帝難得露出了笑顏。剛進門時就有一走了之的衝動,現在才有了點家的感受。

生活漸漸進入了正軌,該購置的物品,母親王霞親手采辦完成。家裡擺放的井然有序,一切有條不紊,足可見母親持家有道。

其實少年最擔心的是能不能融入這個新家,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內心正在逐步接受這一切。不過陌生感,生活習慣的磨合,都需要日久見人心。突然的轉變,不是一句簡單的日久見人心可以輕鬆概括。

清晨秋風習習,少年埋頭對付碗中的白粥,碟裡的鹹菜。完全沒注意到父親的靠近,少年看了一眼,繼續埋頭苦乾。內心卻有點狐疑:父親一副遲疑的樣子,欲言又止。經過幾天的相處,父親的性子少年已經了解的七七八八了。快言快語,穩重不足,不像有事吞吞吐吐的人。

眼看父親沒有開口的意思,少年也不急於開口。你想說時,自然會開口。少年篤定會如此。

不一會果然韓長生首先忍不住了。

坐在少年身邊:那個兒子,父親遇到了一些事情不知如何向你開口。

少年這次端正了態度正襟危坐,目光直視著父親,等待下文。

韓長生大有破罐子破摔的儘頭,脫口而出,為父接到師門飛劍傳書,命我速回師門報道,我負責的外門發生突發狀況。

韓長生內心其實極度抗拒,內心斷然不願離開。剛剛團聚沒幾日,又要再次分離。奈何師命難違,不得不為之。

“不過你放心,此次隻有我一人前往,你母親還是留在家陪你。”韓長生緊張的趕緊補充道。


最新小说: 快穿之宿主居然真是大佬 婚姻破裂,你後悔什麼 讓你做惡,不是讓你做掉惡人啊喂 開局農奴,我被召喚為英靈? 開局綜武!娶柳神為妻!逍遙諸天 最弱資質弟子修仙記 囡囡三歲半,小祖宗她炸翻天 女承母業,我在豪門當保姆 崩壞:從最弱律者開始生活 我,木偶戲神,斬斷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