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暑去秋來,眼看十七歲的乾城就要參加鄉試考舉人。金川伯第變得異常肅靜,各房的妹妹也不敢再找乾城玩耍,生怕打擾大哥的備考。這時頌雪成了最忙碌的人,一日三餐都是在乾城院裡的小廚房準備,每日還要幫助乾城擦洗更衣。此時的乾城仿佛變成了一個植物人,對外界毫無感知,完全沉浸在《春秋》、《左傳》、《公羊傳》、《榖梁傳》以及各種科考應試的文章中不能自拔。
到了臨近鄉試的日子,頌雪指揮一眾丫鬟仆婦為乾城收拾好行李,並隨他前往京師參加大比。雖然一路同行的學子很多,但乾城即便與各位學子相見時,也還是想著考試的事。至於見了多少人、吃了幾次飯、換沒換衣裳,統統感知不到。這一日乾城握著一卷書在客棧一處假山下苦讀。忽然他那與世隔絕的精神領域中傳來一個人名“靜寧侯王仁駿”。
原來在假山上有幾個富貴人家的學子並不好好讀書,反而在假山上的一座亭子裡喝著茶、磕著瓜子聊起了閒天。乾城終於清醒過來,他聽到一人說道:“各位仁兄可知,靜寧侯王仁駿的嫡長孫女終於出嫁了。這位侯門大小姐可是一位大美人。”
另有一個人說道:“聽說靜寧侯家這位嫡長孫女德言容功都是拔尖的。京城中好多皇室的王子、王孫都相中她了,但她誰也不願意嫁。這回這位眼比天高的侯門貴女看上那家公子了?”
隻聽另一個人說道:“這位王大小姐可不是眼比天高,而是心有所屬。據說她原來曾經在我們玉州府金川伯家避難。一來二去就相中了赫赫威名的太行山巡檢蕭乾城。”
他的話一說完,頓時一片驚呼。一個人讚道:“英雄美人真是良配!”
還有一位學子追問道:“你又不是王小姐頭上的簪子?這等閨房秘事你怎麼會知道?”眾人聞言不禁哄堂大笑。
隻聽剛才那人急忙說道:“列位仁兄,我妹妹原來就在玉州府河陽侯家的女紅學堂上學。這都是她們同學說的,這還能有假?這位王小姐還有一個孿生妹妹,據說這姊妹二人容貌身段都長得不差分毫,而且都看上了蕭家公子。二人為了蕭巡檢沒少爭風吃醋嘞。”
一個人豔羨地說道:“蕭巡檢好豔福。但後來怎麼沒成呢?”
剛才那人說道:“我怎麼知道?興許人家蕭巡檢沒看上她們姐兩個。人家蕭巡檢何許人也,文武雙全,又是天子外甥。當年靜寧侯還在邊關上放羊呢!這姐倆可是犯官之女,也沒有一文錢的嫁妝。人家蕭巡檢家能看上她倆?能給這姊妹二人提供保護就不錯了。”
又一個人說道:“那這位王大小姐最後與何人婚配?”
隻聽一開始說話那人笑道:“王小姐因為拖得年齡大了些,最後隻好下嫁。嫁給了一位禮部尚書的小兒子。不過這位尚書家的小公子可是個大才子,兩年前高中二甲第二名。這位小公子也是眼長在腦門上,誰也看不上,年逾弱冠尚未婚配。沒成想,他兩個竟看對了眼。目下二人成婚已有半年,王小姐也懷孕了。你們幾個憨貨就彆惦念了。”
一陣哄笑後,隻有乾城一人心如刀絞,暗自神傷。隻見他胸脯劇烈起伏,兩眼含淚,無數過往的事情從心頭湧起。他本想衝上去與這幫紈絝子弟爭辯:“我與沚熙的關係不似你們想得那般。”但轉念一想,如果大家都認為是自己看不上沚熙姐妹,倒也是好事。如果沚熙夫家知道自己與沚熙之前的戀情,她將如何自處?隨後又是一番胡思亂想。
最終本次鄉試,北直隸錄取一百名舉人。而蕭乾城的試卷排名第一百零三。當然這是金川伯打聽出來的。其實乾城在錄取和不錄取之間。主考官見乾城才十七歲,覺得還是可以再磨礪磨礪,所以就沒有錄取乾城為舉人。而乾城的老同窗鐘伯卻高中了。
可是如果那日乾城沒有去假山下,也沒聽到那些紈絝子弟的閒話,就不會有太多的情緒波動,肯定不至於名次這般落後。所以有些時候命運之力真是無法抗拒,命運總會牽引你去該去或不該去的地方。
乾城回到家裡,金川伯並未責備,反而是好言相勸,鼓勵他繼續努力。又過了不久父親蕭懋聘請的鑽研《春秋經》的先生孫好古也到了金川伯第。這位老先生曾經是二甲進士出身,家裡好幾代都是研究《春秋經》的大儒,教乾城讀書自是不再話下。令乾城頗感意外的是,這位孫好古先生的圍棋技藝十分了得,竟然輕而易舉將雄霸玉州棋壇十餘年的三叔父殺得片甲不留。後來一打聽,感情人家孫先生可是國手之一。
不過乾城還是忙裡抽閒,通過家裡在京城的茶葉鋪子確認了沚熙已經婚配的消息。既然已經確認沚熙已經婚配,夫家待沚熙也很好,乾城也就逐漸調整好情緒,投入到緊張的備考中去了。
到了三年後乾城再次赴京大比。這次他的一篇名為《廣貯錢糧方能選士厲兵,簡練桀俊,以征不義》的試卷竟然引起軒然大波。原因是這篇文章對本朝現行財政製度和軍事製度存在的種種弊端提出了諸多改進意見。但這種文章不但涉及朝廷的傳統治國方略,更涉及諸多方麵的利益糾葛。
其實曆朝曆代很多重大隱患都是擺在明麵的,之所以不去改或者改不了,根本原因是獲利群體不願意改。更有甚者,獲利群體的代言人一邊享受製度弊端帶來的好處,又一邊去批評製度弊端,已達到禍亂民心士氣,渾水摸魚的目的。各位考官何嘗看不出此文作者一片赤誠之心,書法極其工整,文章與八股體例毫無違和,甚至佳句頻出,但誰又敢觸碰當朝權貴的逆鱗?當然也有部分考官力挺乾城的,稱他是赤膽忠心的大才。於是雙方為此卷爭得不可開交。
正在各位考官爭論不休時,朝廷命吏部左侍郎蒲路為欽差,巡撫北直隸、山西、遼東等地。蕭乾城這篇文章就被捅到了蒲路、蒲大欽差手裡。
喜歡扶雲錦繡請大家收藏:扶雲錦繡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