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鄉政府後。
劉浪喊來綜合辦的主任李穎,讓她和縣裡的退役軍人人事部門招呼,把馬英傑的檔案轉過來。
馬英傑是立功過的軍人,按理縣裡應該早就安排工作了。
即使不是行政編,也要有事業編製。
但是馬英傑一直沒有安排。
因為現在鐵飯碗太吃香了,一個蘿卜一個坑,馬英傑一個無權無背景的退伍軍人,沒單位接收,就隻能等,有時候拖的本人受不了,就自己去找工作了。
現在白木鄉政府這邊如果願意接收,那邊肯定是很高興。
不過李穎遲疑了一下問道:“馬同誌轉過來後,是走勞務派遣嗎?”
劉浪道:“他立過二等功,轉業後地方政府應該優先安排工作,當然要給他編製,先到綜合辦,剛好我身邊缺人,他負責當我的聯絡員,協調我的工作。”
因為鄉政府書記,是沒資格配秘書的。
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所謂的聯絡員,都是領導親信,負責司機,秘書職責。
李穎道:“劉書記,你剛來,不知道情況,咱們鄉裡現在的編製已經滿了,沒法再加上去。”
“是嗎?”劉浪抬起頭,盯著李穎的眼睛。
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壓力。
李穎卻知道這編製,鄉裡的名額早就分完了,一個副鄉長的侄子要進來。
如果安排了馬英傑,就沒辦法安排那個副鄉長侄子了。
雖然說劉浪是書記。
是一把手,比副鄉長大多了。
可那個副鄉長姓藍。
白木鄉和其他鄉鎮不一樣,這裡的藍,呂兩大姓占據了一半以上人口,得罪副鄉長,就是得罪一個氏族。
所以李穎硬著頭皮頂著劉浪。
“你把鄉裡的編製名單都給我拿來。”劉浪淡淡道。
他就不信一個白木鄉,安排不了一個人,他一個黨委書記,本來就抓的組織人事。
“好,好的。”
李穎沒辦法了,隻能去拿,這並不是瞞得住的事情,畢竟那個副鄉長侄兒要進鄉政府,劉浪肯定要過目的。
等她把人事檔案表拿來,劉浪過目著,過了一會,他就發現了問題:“這個農業技術崗引入了的呂萍,怎麼不走事業編,直接給行政編?”
“這,這個……是對人才的優待,畢竟咱們白木鄉太偏遠了,如果普通事業編,沒人會來。”
“她學的是環境工程,和畜牧養殖有什麼關係?”劉浪目光銳利如劍。
李穎結結巴巴,說不上來。
劉浪知道機關單位裡,你說要完全沒貓膩是不可能,但他隨便掃了一眼,發現問題不是一個兩個。
類似很多崗位,全都是不對稱的,而且全都是破格錄用,一個鄉的行政公務員崗位基本也就是三十個左右。
白木鄉人口少,地方邊緣,應該更少,結果有近五十個在崗公務員。
其中三十個是藍,呂兩大姓。
這簡直是扯淡。
劉浪把人事檔案表放下,說道:“你去把呂鄉長請來,就說我有重大問題找他。”
李穎連忙點了點頭,天塌下來有高個頂著,她現在站在這裡如芒刺背,這個新書記,彆看年輕的很,但是自己隻是提了下不同意見,就被他架在火上烤。
李穎快步出門。
劉浪坐在那裡,繼續檢查那些檔案信息。
等了差不多二十分鐘。
呂大昌才過來,抹了把額頭的汗,說道:“劉書記,您有事找我。”
“大昌同誌,坐。”
劉浪起身,和呂大昌握了握手,和馬英傑道:“小馬,去幫我泡杯茶來。”
“是,劉書記。”馬英傑去一邊泡茶。
呂大昌不著痕跡的看了一眼馬英傑,白木鄉就這麼大,上次麻呂抓進去,馬英傑就在場,他自然認識。
“劉書記,有啥要緊事?我剛還在視察田裡作物呢,今年缺水,蔬菜長勢不好……聽李穎說你急著找我。”呂大昌呼哧帶喘的。
劉浪把手搭在下巴上,嗅了嗅,一股淡淡的女士香水味傳入他鼻翼,他當然不可能抹香水,那就是剛才和呂大昌握手時帶過來的。
而呂大昌一個大男人,怎麼可能抹女士香水。
他輕輕一笑,眼神掃過呂大昌的簇新的皮鞋,上麵連一點泥巴都沒有,說在視察農田?
“大昌同誌,真是辛苦了,很累吧。”
“不累不累,都是為人民服務,咱們白木鄉太窮了,也就指著這點農作物收成過日子。”
劉浪暗暗冷笑,將手裡那份人事檔案表,扔到桌上:“大昌同誌,剛才我在檢查人事檔案,發現有不少問題。
譬如引入人才崗,專業不匹配,你看這個呂萍,藍景洪……學的根本不是對稱崗位,而且還是二本甚至大專畢業,我們對行政編人才要求是很高的,至少研究生畢業,而且有專項成果吧。
還有駐村乾部直接選拔進的人,也太多了,還是領導崗位。
我感覺白木鄉公務員超編非常嚴重。
有必要讓紀委介入調查一下,我和莫書記很熟,咱們也不需要高調,就私下核查一下,有問題就糾正,您看如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呂大昌眼眸一縮。
劉浪就這麼乾脆利落的捅過來一刀。
公務員超編問題,他在白木鄉乾了八年能不清楚嗎?
白木鄉和其他地方不一樣,這裡宗族勢力發達,大家都是一個宗族,連他這個鄉長,都是靠著宗族力量推上去的。
本身他也是其中一員。
既然他享受了好處,那必然有相應的義務,得給族群帶來利益。
這些超編人員,都是這些年,通過各種手段安排上去的,除了享受政府的待遇,也是逐漸把持了白木鄉各個部門。
你想想,部門裡全是他們自己人,外來戶還能乾事嗎?
哪怕一把手。
空有權力,沒有下麵人幫你乾事,你就是空頭書記,什麼都乾不了。
現在劉浪一開口,就要拿這個宗族派最根本的利益開刀。
要釜底抽薪。
呂大昌肯定不能同意啊,他說道:“劉書記,白木鄉和其他地方不一樣,咱們這裡很少有大學生願意考過來。
這些年,確實有些崗位,有不對稱的情況。
但是大家兢兢業業乾了這麼久,沒必要上綱上線吧。”
劉浪皺眉,語氣嚴肅:“大昌同誌,崗位超編是很嚴重的問題,我們國家現在都在精編減政。
連環城鄉那樣的大鄉,人口是白木鄉三倍,在崗公務員數量都還沒白木鄉多。
你覺得這個問題,不是原則問題?”
呂大昌眼角抽動了兩下,這種問題他怎麼可能回答不是,這些年他搭過的書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