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的好,不是冤家不聚頭,兜兜轉轉,又再一次在戰場上碰到了老對手。
國軍在東北已經是無力回天,換誰來結果都是一樣的,無論是戰略還是戰術上,已經不能用下風來形容了而是處在絕境當中了。
國軍的主力雖然還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東野主力吃掉也隻是時間的問題,但國軍高層仿佛看不到這一點,還在幻想改變戰局,不是沒有明白人,但他們無力阻止。
北方的長春被圍困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每天都在麵臨缺糧的問題,無論是軍隊還是平民,都是如此。
經過我方隱蔽戰線同誌的不懈努力,終於與長春各部隊取得的聯係,敲定了和平解放長春的細節。
當長春和平解放的消息傳來,這讓還在做些扭轉戰局美夢的國軍高層潑了一盆冷水,他們有些不敢相信,整整十萬人啊,一槍不放就選擇了投降。
於是,天天催促西進的廖兵團趕緊西進,尋找東野的主力部隊,儘快將他們消滅,為此,常凱申還特意翻了舊賬,重點是他們部隊軍紀問題,部隊上下貪腐成風。
廖司令無言以對,隻能硬著頭皮答應繼續西進,可一轉頭,就向部下們抱怨,繼續西進隻有死路一條,畢竟遼西一帶河流密布,機械化部隊根本就無法展開,根本就發揮不出他們應有的戰鬥力。
唯一的生路就是退守營口,通過海路撤退到關內,這樣才能避免被全殲的命運,這一點,廖司令認為東野上下肯定能看到這一點,偏偏自己的總統看不到,有苦說不出。
沒辦法,既然沒有能力違抗軍令,繼續裹足不前也不是個辦法,隻能硬著頭皮西進了,首要的目標自然是黑山、大虎山一線。
要想南下打錦州,就必須拔掉這兩個釘子才行,要不然寸步難行,一時間,負責盯住廖兵團的十縱外加一個獨立師防線壓力驟增。
畢竟廖兵團可是國軍最精銳的野戰兵團,雖然遼西一帶並不適合機械化兵團展開,但戰鬥力依然不容小覷。
黑山防線的壓力非常大,守軍為了守住陣地,給兄弟部隊運動部署贏得時間,牢牢的守在陣地上,無論是敵人的炮火有多猛烈,敵人的攻勢有多凶殘,戰士們倒下一個,就會有另一個站出來接替。
這是一場戰鬥意誌的比拚,哪怕兵力處於絕對劣勢,戰士們牢牢的守在陣地上,防線堅不可摧。
反觀國軍這邊,他們無論是兵力還是裝備上,占據了絕對優勢,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享受了花花世界的部隊,哪裡還能像之前那樣英勇無畏。
在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後,眼看對麵像瘋了一樣釘在陣地上,死戰不退,進攻的國軍信心動搖,攻擊力度開始降低,撤退的非常乾脆。
至於彙報,那肯定是一級吹噓東野陣地非常堅固,他們早有準備,兵力充足,部隊浴血奮戰,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還是被打了回來,不是他們無能,而是對麵太狡猾之類的春秋筆法。
這就造成了一個美妙的誤會,等消息傳到廖司令耳朵裡的時候,整個人頭都大了,也因此產生了錯誤的判斷。
部隊遲遲沒能突破黑山一線,總統又開始打電話催促了,能怎麼辦,自然是應付了事啊,同時再三保證一定要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南下彙合東路兵團拿下錦州。
可實際上給部隊下達的命令確是準備撤退,方向是營口,沒辦法,他們在黑山一線整整打了四天,炮彈打了不少,可就是打不過去。
而且廖司令已經敏銳的察覺到了東野主力的意圖,知道兵團主力要是還在這裡磨蹭,等到東野的包圍圈形成,再加上遼西一帶河網密布,不利於機械化部隊展開,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所以很乾脆的就選擇了撤退,一邊回複南京方麵會繼續打,一邊卻做好了撤退的準備。
但命令剛剛下達到部隊沒多久,東野方麵就得知了這個消息,知道對方要跑,急忙下令各部隊立即急行軍、強行軍,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個兵團給包圍住,將他徹底吃掉。
“師長,總部急電。”
行軍的途中,電報員拿著剛收到的電報跑了過來,將它交給了周勝,周勝拿過一看,眉頭不由一皺,廖兵團這是要準備跑啊。
東總的命令很簡單,要求各部隊以最快的速度行軍,不惜一切代價趕在廖兵團前麵,將他們給堵住,先堵住,然後再考慮圍而殲之。
命令的口吻十分嚴厲,要求不放過敵人的一兵一卒,而且還重複了兩次。
“通知團以上指揮員到這裡來,臨時開個簡單會議。”
“是。”
傳令兵敬了個禮後,立馬以最快的速度傳達命令。
“老周,什麼情況?”
“你自己看吧。”
“敵人這是要跑啊,他們可是汽車輪子,咱們隻有兩條腿啊。”
“命令就是命令,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很快,幾個團級乾部就小跑了過來,周勝一看該來的都來了,也不廢話將總部的命令向他們傳達。
“都聽清楚了嗎?”
“清楚了。”
“很好,回去之後,要求部隊扔下所有不必要的東西,隻攜帶武器彈藥,口糧不需要太多,帶足夠水,前提是不能影響行軍速度。”
“是,輕裝前進。”
很快,命令就以最快的速度傳達到了各營連排,所有的戰士都在想辦法減輕身上的包袱,除了武器彈藥,一些暫時用不上的東西通通扔掉。
期間肯定有不少戰士這舍不得,那個舍不得,為此,乾部們不得不儘興勸導,當然語氣自然不會好到哪裡去,可以說用罵來形容都不為過。
這一幕讓許多剛轉換過來的解放戰士十分不理解,畢竟在他們看來,身上的乾糧袋就是自己的生命線,再說了,自己身上可是有自己的全部家當,雖然不值錢,但那是自己唯一的念想。
但乾部們還是不厭其煩的做他們的思想工作,儘可能減輕身上的重量,輕裝前進。
本來周勝也想讓部隊將乾糧袋扔掉,甚至水都不帶,但仔細一想,前方情況不明,萬一錯過了老鄉們的補給,戰士們餓著肚子,口乾舌燥的,拿什麼去追。
這很可能是一場耐力比拚,任何情況都必須考慮進去,啥都不用帶,隻帶武器彈藥的理想方案誰不樂意,但誰讓戰場情況非常複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