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5章阿拉伯風暴七十六)
十三個貝都因部落,被分散安置在了租界的周圍。。。
按照馬邦德的初步想法,可以將這十三個部落當做是居住在租界周圍的十三個村落,那麼租界就是管理村落的城市中心。
而已經買下了一百萬畝荒地的租界,安置十三個部落數萬人口還是沒有問題的。
並且,在充裕的食物供給保證之下,遷徙到這裡來的貝都因人根本就不用擔心會餓肚子,這就保證了他們可以安穩的居住下來。
雖然馬邦德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並且也沒有說什麼。
但十三部落的首領們,根本就不會認為這些食物都是白拿的。
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會有這樣的好事兒。
雖然他們已經投靠了宋帝國,並且和馬邦德達成了協議。
即便是如此,帝國也不可能白白的拿出這麼多的糧食,來供應給十三部落的呀。
所以,安頓好了部落民眾後,十三部落的首領們都聚集在了一起,經過一番商討他們覺得應該找馬邦德總督好好談一談了。
再說,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現在他們無論是居住的土地,還是吃的食物以及使用的日用品,都是租界這邊提供的。
可謂是欠下了租界和帝國不少的情誼。
而現在他們這些人,對於帝國還暫時看不出有什麼作用和好處。
短時間內倒是沒有什麼問題,但也不能一直繼續這樣下去吧。
帝國根本不可能長時間的養活他們這些人的,這是很明顯的事情。
雖然馬邦德哪兒不提這個事兒,但作為當事人的部落酋長們要是還看不清楚這一點,那可就真心是個腦殘了。
下麵的部民們不會去考慮這些問題,反正他們隻要有吃的就吃,有用的就拿來用。根本就不會去為這個事兒來操心,活的那叫一個舒服。
但是作為部落首領。卻不能不考慮這個事兒的。
再說了,作為附庸者,如果你不表現出有什麼用處的話,那麼附庸在帝國這樣強大的勢力之下,你未來的日子也必定不會好過的。
想要保證和提高自己的生活水準,那麼你就必須要讓人家看到,自己有價值的地方才成。
帝國的糧食和日用品,雖然弄回來的價格很便宜,但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暫時的提供一些給貝都因人,讓他們保證短時間的生活是沒有問題。可也不能一直這樣下去。像是養豬一樣的養活他們吧。
即便是養豬,等到豬肥了也是要殺了吃肉的不是嗎。
那麼,貝都因人,就必須要向帝國,向馬邦德證明他們自己的價值。
隻有這樣,日後馬邦德才會代表帝國,給與他們更大更充裕的物質保障。
所以,十三個部落的首領,一起離開了部落的居住地前往租界所在。前來見一見馬邦德並且和他詳談。
部落裡還有不少的青壯,以及心靈手巧的女人。
這些人都可以派上一些用場,表現出他們自身的一些價值。
再說了,遷徙到開羅這邊之後。和諧貝都因人也的確需要尋找一些新的收入來源,以保障自身才是。
依靠馬邦德的物資,讓人心裡總是不那麼踏實。
進入乾淨整潔的租界,十三個部落的首領們。立馬就被那一棟棟的歐式風格的建築所吸引了目光。
青石板鋪設的街道,顯得十分乾淨整潔。
寬闊的街道,甚至可以並排提供六輛四匹馬兒拉著的貨車行駛。
並且。租界的外圍和裡麵,都種植了椰樹,街道的綠化帶也種植了一些綠色的植被。
這讓租界的環境提升了不少。
對於生活在庫曼這種單調沙漠環境的貝都因人來講,租界這裡的環境可是非常吸引人的。
難道是自己來到了天堂嗎?
十三部落的首領們,走在租界的街道上,不約而同的一起冒出這樣一個想法。
即便是在他們看來已經是很繁華的開羅城,如果拿來和租界相比的話,也是無法與其比擬的。
如果不是感受到了租界,那麼開羅城的確是一座繁華雄偉的城市。
但當你感受到了租界的環境之後,開羅城立馬就好像是鄉下一樣的城市了。
當然,租界的環境還是其次,主要是在北非這片也算是沙漠地帶的環境裡,建設這樣一個環境優美的地方,所需要消耗的物資和精力還有金錢會十分的恐怖。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來,美洲宋帝國其經濟實力之強大。
租界街上人來人往,熱鬨的程度比開羅城還要更勝一籌。但是這些街上的行人們來來往往的,卻不像是開羅城那樣的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