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驚喜過後,賈瓊開始思考他未來的人生。
熟讀紅樓的他知道賈家的結局,對榮寧二府的敗落有“先見之明”。
賈瓊心裡很清楚,在古代封建社會,要想活的自在,要麼入朝為官位極人臣,要麼舉兵造反自己當皇帝。
在賈瓊的記憶裡,現在大楚立國百年,剛剛步入王朝中期。
雖然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有一絲文恬武嬉的苗頭,不過老百姓卻還能生活的下去,國本算是比較穩固。
如果不發生重大的變故,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既然造反的路暫時行不通,那就隻能選入朝為官這條路了,不管在哪朝哪代,當官都是最好的出路。
賈瓊身為寧國府的嫡係子孫,如果他想走仕途,就擺脫不了賈家族人的身份。
寧榮兩府有多坑他非常清楚,掌權的除了賈政還算正派,賈赦賈珍全是坑貨。
賈瓊身為寧國子孫,即使他不參與兩府的破事,也難保不受牽連。
而在這個講究宗族禮法的封建社會,他就是想脫離賈家獨善其身,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除非他願意隱姓埋名做個普通百姓,不然永遠擺脫不了寧國子孫的出身。
封建社會中普通百姓,根本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
隻有錢沒有權的商賈,也隻是權貴眼裡的一塊肥肉,所以隱姓埋名終究是下策。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賈瓊終於拿定了主意。
賈瓊知道,賈家雖然現在在朝堂上沒有什麼存在感,除了祖宗傳下來的爵位,最大的官才是賈政的從五品工部員外郎。
但是賈家的影響力其實非同小可,尤其在軍中更是有深厚的根基,這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賈元春被封為賢德妃,這就是皇帝對賈家的一種拉攏示好。
而王子騰能當上京營節度使,九省都檢點,甚至內閣大學士。
賈雨村一個被貶的犯官能官拜大司馬,執掌兵部,都是借了賈家的力。
隻不過是因為賈家沒有出眾人物,沒法利用那些資源、人脈,才便宜了外人而已。
按照原身的記憶,賈元春現在才入宮兩年,林妹妹還沒有進榮國府,賈寶玉還是個六歲的小屁孩。
所以離賈家敗落應該還有不短的時間,他完全可以從容布局。
如果他能儘快獲得賈家的話語權,甚至執掌兩府權柄,主導二府的決策。
再利用寧府嫡係子孫的身份,獲得賈家的人脈資源,就能讓自己迅速強大起來。
到時讓賈家重現榮寧二公在世時的輝煌,甚至更進一步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賈瓊本來就喜歡讀紅樓,對書中眾釵也是非常向往,林黛玉、薛寶釵、三春,秦可卿,妙玉。
想到有機會見到這些名傳千古的佳人,甚至可以改變她們的悲慘命運,賈瓊就感覺異常興奮。
賈瓊在心中思索著,不知不覺間已經日上三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