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業和賈瓊為什麼會在鎮遠關上呢,這還得從五日前說起了。
當時楊震業率軍一路橫推,直接殺穿河套草原接近了鎮遠關。
本來楊震業隻有一萬騎兵,也不知道關內的情況,是沒想過要攻打鎮遠關的。
恰巧此時被堵在關外的魏文通發現了他們,於是立刻就找了上來。
他雖然沒有能闖過鎮遠關回去傳遞情報,但是因為經常在附近探查,已經基本掌握了關內的情況。
據魏文通探悉,鎮遠關內留守的兵馬並不是很多,絕對不超過三千人,而且守備也比較鬆散。
賈瓊聽完後立刻就想出了一個詐城之計,楊震業聽後當即拍板同意。
他立刻聚集了全軍所有歸化的蒙古族士兵,讓他們全都穿上牧民的衣服,裝扮成被楚軍打破家園的韃靼人,由副將親自帶領,分批逃進鎮遠關潛伏下來。
計劃進行的非常順利,因為這些士兵都是幾人一組分批逃過來的,而且全都是蒙古族人,所以他們很容易就混進了關內。
在得知有楚軍在河套草原大開殺戒之後,守關萬夫長立刻派人去通知察汗和拓闊兩路大軍。
到了傍晚時分,鎮遠關十幾裡外突然火光衝天,關上士兵認為那是楚軍在火燒韃靼人的營地,許多戰士想殺出關去,但是被萬夫長攔下。
過了不久,就見十幾個韃靼人騎著馬倉皇向關下逃來,後麵不遠還有二三百個漢人騎兵在追殺他們。
前麵這十幾個韃靼人當然都是楚軍假扮的,由楊震業從全軍挑選出來的最驍勇敢戰的勇士組成,由徐山和田力兩人帶隊。
他們衝到關下,田力對關上大喊:“快開關門,我們是羅豁部落的,有漢人在追殺我們!”
萬夫長見追在他們身後的漢人隻有二三百人,不覺得有太大威脅,於是直接命人打開城門,放這些牧民進關。
可當他來到關下,準備詢問這些牧民外麵的情形時,徐山等人和早就埋伏在關內各處的兩百多楚軍突然爆起發難。
萬夫長猝不及防之下直接被徐山砍了腦袋,守關的兩千多名韃靼士兵瞬間群龍無首,軍心大亂。
黑夜之中,他們分不清身邊的是敵是友,開始不分敵我的自相殘殺。
北城門被徐山等人趁機再次打開,關外數百騎兵在楊震業的帶領下順勢殺入,兩裡外的大軍隨後跟著殺入。
而此時徐山早已帶人殺到南城門,他守在城門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一杆大槍如蛟龍出海,殺的想往南逃跑的韃靼人肝膽俱裂。
這一戰不但一舉奪回鎮遠關,楚軍還沒有放任何一個韃靼人跑出去通風報信。
其後賈瓊再獻一計,他們在鎮遠關內布下火攻之計,又在關外設下伏兵。
韃靼大軍撤退時本來就已經軍心渙散,心急返回河套。
不察之下,果然在鎮遠關內中了火攻之計。
韃靼人倉皇逃出關外,又被提前埋伏在外的楚軍騎兵突襲。
徐山再發神威,陣斬右賢王拓闊,箭傷韃靼王察汗。
韃靼人士氣瞬間儘喪,隻顧倉皇逃竄,被隻有他們數量十分之一的楚軍殺的大敗虧輸。
丟下了兩三萬具屍體,才終於逃回了河套草原。
如今兩路蒙古兵馬加在一起也隻剩了七八萬人,比來時少了一半,可謂元氣大傷。
而且他們已經被楚軍殺破了膽,就像楊震業說的,恐怕十年之內,韃靼人都不敢再南下犯邊了。
數日之後,大明宮,奉天殿。
今日舉行早朝,有資格參加朝會的,都是在京四品以上高官,宗親、勳貴,還有科道言官。
這幾日朝會討論的內容,基本都是陝西三鎮的戰後安撫和重建工作,今天也不例外。
兵部尚書司馬顯首先出班啟奏:“陛下,兵部剛剛收到榆林鎮總兵侯瀛送來的塘報,進攻榆林的蒙古大軍數日前已經退去。
因為提前有準備,榆林鎮的損失不算大,預計傷亡百姓應在兩萬以內。”
隆慶帝聞言麵露喜色,這樣看來蒙古人是真的撤軍了。
“這一次蒙古十五萬兵馬犯境,全賴諸位愛卿用心任事,處置妥當,才讓胡虜無功而返。”
“陛下英明神武,得上天庇佑……”
就在君臣正在互相吹捧的時候,外麵突然隱約傳來一陣陣喧鬨聲,眾臣都不由得安靜下來側耳傾聽。
此時的長安城中,一名傳令兵正在策馬狂奔。
他背上背著一麵令旗,手上舉著一個綁著紅布的竹筒。
用嘶啞嗓音興奮的高喊著:“鎮遠關大捷!斬首三萬,繳獲無數!鎮遠關大捷!”
沿途的百姓聽到喊聲,全都激動的歡呼起來,籠罩在長安城上空的戰爭陰霾在這一刻終於散去了。
隨著消息傳開,越來越多人加入了進來,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慢慢傳進皇城之中。
一刻鐘之後,隆慶帝拿著魏文通派人日夜兼程送來的捷報,雙手激動的顫抖個不停。
十幾天前,滿朝文武還在擔心蒙古人攻破黃河防線威逼長安,幾天前他還在為鳳陽府的戰事憂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