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秦地新篇·山河重整_新戰國七雄:趙國崛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新戰國七雄:趙國崛起 > 第132章 秦地新篇·山河重整

第132章 秦地新篇·山河重整(1 / 1)

秦地之上,硝煙的氣息雖已漸淡,但局勢依舊波譎雲詭。

隨著秦國徹底滅亡,那廣袤且富饒的秦土。

仿若一塊剛出爐的炙手肥肉,引得各國目光熾熱、心思各異。

昔日聯盟間潛藏的矛盾再次暗流洶湧,劃分秦地之舉,成了懸於各國頭頂、關乎國運興衰的利刃,稍有不慎。

便會斬斷那脆弱的同盟紐帶,令這片剛經曆戰火洗禮的大地再度陷入混戰泥沼。

朝堂激辯·權衡利弊的紛爭

趙國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似能攥出水來。趙王高坐於王座,目光掃過階下群臣,沉聲道:“秦地已平,然劃分之事迫在眉睫,諸卿暢所欲言,計將安出?”

相國藺相如率先出列,手撫長須,神色凝重:“大王,秦地於我趙國而言,戰略地位舉足輕重。關中沃野千裡,可為我軍囤糧根基,鹹陽城高池深,更是把控西北咽喉要道。此前雖許以魏國部分土地安撫其心,但如今局勢有變,不可再肆意割讓。當以我趙軍苦戰之功、死傷之眾為基,占得秦地核心區域,如鹹陽周遭、渭南富庶之地,方能保我趙國長盛,震懾他國。”

大將廉頗卻眉頭緊皺,甕聲反駁:“相國所言雖有理,可若獨占膏腴,他國必心生怨懟,聯盟瓦解隻在朝夕!依末將之見,不妨依循舊約,劃出既定之地予魏,再將秦北原郡分給燕國。此地臨近燕境,燕人善騎,可借其力拱衛北疆,抵禦戎狄,我趙國也好騰出手來,深耕關中,徐徐圖之。”

一時間,朝堂上爭論聲此起彼伏。年輕謀士虞卿起身,振振有詞:“大王,秦地劃分絕非簡單割地了事。我趙國當著眼長遠,聯合幾大強國,於秦地劃分‘經濟特區’。譬如秦東商貿繁盛區,許齊、楚商賈優先經營之權,收其賦稅;軍事要衝之地,則牢牢把控在自家手中,築城屯兵。如此一來,各國皆能從秦地獲利,聯盟得以穩固,我趙國還可暗中積蓄實力。”

趙王蹙眉沉思,權衡著諸般提議,深知這秦地劃分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步走錯,滿盤皆輸。

聯盟再議·貌合神離的談判

聯軍營帳內,氣氛劍拔弩張。魏王率先發難,麵色陰沉:“趙國此前承諾予我魏國鹹陽以東沃土,如今卻諸多推諉,莫不是想食言自肥?我魏國出兵近十萬,折損精銳無數,若無厚償,難平將士之憤,更難向國內交代!”

燕國使者亦冷笑譏諷:“趙國欲獨攬秦地軍政大權,讓我等喝西北風去?燕地苦寒,本就指望著秦北之地開疆拓土、通商興業,趙國若執意強占,休怪我燕國倒戈相向!”

趙國使者額頭沁出細密汗珠,拱手強辯:“諸位莫急!秦地初定,局勢未穩,貿然瓜分實非良策。我趙國提議,重新勘定土地,依各國出兵比例、損耗程度、戰後貢獻綜合權衡。增設監管使,各國互派官吏監督劃分,確保公平公正;再立‘秦地共榮協約’,約定商貿互通、軍事互助細則,攜手開發秦地,共享繁榮,豈不比眼下爭得麵紅耳赤要好?”

各國代表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權衡著趙國提議的利弊。有的小國畏懼趙國兵威,微微頷首;有的大國卻心存疑慮,不願輕易鬆口。營帳內僵持良久,氣氛膠著,這關乎國運的談判,似陷入了僵局。

民間動蕩·秦民何去何從

秦地民間,亦是一片惶惶。百姓們望著街頭巡邏的異國士兵,眼神中滿是不安與憤懣。昔日秦國律法嚴苛,卻也保得鄉土安寧;如今各國紛至遝來,政令繁雜,賦稅不一,百姓仿若置身迷霧,不知所措。

鹹陽城內,一位秦地老叟倚著門框,長聲歎息:“往昔大秦雖暴,卻有田耕、有屋住,兒孫能安穩度日。如今這聯軍一來,整日價爭吵著分地,賦稅還節節攀升,往後日子可咋過喲!”

街邊孩童哭鬨著要吃食,家中大人滿臉愁苦,兜裡銅板無幾,集市上物價飛漲,商人們囤貨居奇,皆因不知明日秦地歸屬誰家。

更有激進的秦民秘密串聯,欲響應秦國舊部複辟之聲。山林間,秦國舊貴族遺孤振臂高呼:“大秦子民,怎可淪為他國奴!秦軍餘部尚在,待時機成熟,定要奪回故土,複我大秦榮光!”

流言蜚語似野草般瘋長,引得聯軍頻繁出動清查,秦地治安岌岌可危,民心浮動,仿若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給秦地劃分事宜添了諸多棘手難題。

意外變數·第三方勢力攪局

就在各國為秦地爭得焦頭爛額之際,西方天際,隱隱泛起異動。西域諸國聽聞秦地易主、商貿大開,心懷覬覦,悄然集結兵馬,陳兵邊境;南方百越部落,受楚國暗中蠱惑,也整軍北上,欲在秦地分一杯羹。

西域鐵騎呼嘯而來,馬背上的勇士揮舞長刀,寒光閃爍,劫掠邊境商隊,搶奪物資;百越士卒身形矯健,擅長山林作戰,潛入秦地南部郡縣,燒殺搶掠,攪得當地雞飛狗跳。聯軍猝不及防,匆忙分兵抵禦,卻因內部齟齬、調度不暢,屢屢失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流氓小村醫 廢婿之隱龍覺醒 綁定作死係統,我在娛樂圈封神 三國非演義:狼嘯白門樓 荊棘麥田 首富大小姐是農村來的 賭夫為我殺害原配,我帶娃逃 記憶暗匣 高武捕途 重生八零:一腳踹飛惡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