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國的熱潮尚未褪去,廉頗每日清晨依舊雷打不動地現身軍營校場。
新兵們操練的呼喝聲此起彼伏,他穿梭其間,親自矯正新兵持槍的姿勢,或是示範一套淩厲的刀法,一招一式儘顯大將風範,引得士兵們紛紛側目、用心揣摩。
校場旁,工匠們依照上次出海的實戰經驗,進一步改良戰船,加厚船板以抵禦礁石撞擊,強化弩炮的機動性,力求在狹窄海道也能靈活擊發。
與此同時,趙王朝堂之上,卻悄然泛起一陣彆樣的漣漪。
那日朝堂迎歸廉頗,滿朝讚譽不絕於耳,可部分文臣心底卻泛起了酸意與隱憂。這日朝會,戶部尚書率先出列,手捧賬本,眉頭緊皺:“陛下,廉將軍此番出海,戰功卓著毋庸置疑,隻是耗費錢糧著實驚人。戰船修繕、軍備打造、將士糧餉,數月下來,國庫幾近耗去三成儲備。長此以往,國內民生恐難維係,望陛下斟酌。”話語一出,朝堂瞬間議論紛紛。
廉頗得知此事,未等宣召,徑直入宮求見趙王。
趙王見廉頗大步邁入,神色間並無慍怒,反是示意他平身細說。廉頗拱手道:“陛下,臣知曉戶部之憂,可海外開拓,當下投入雖巨,實則收益長遠。新辟郡縣已有香料、藥材運回,通商集市一開,絲綢、茶葉的銷路漸廣,假以時日,金銀必滾滾回流,充盈國庫。且周邊部落既已求和結盟,邊境安穩,可省卻諸多戍邊軍費。”
趙王微微頷首,目光卻仍有一絲猶疑。
正當朝堂為錢糧之事爭論不休時,沿海漁村忽傳急報。
近來常有不明船隻在近海遊弋,形跡可疑,漁民出海常遭莫名驅趕,甚至有人失蹤。廉頗即刻領命前往探查,率數艘戰船沿海岸線巡邏。
果不其然,在一片隱蔽海灣,發現一群陌生船隻,船身破舊卻暗藏利刃火器。狹路相逢,對方見是趙國戰船,二話不說拔刀相向。
廉頗冷笑一聲,指揮戰船包抄,弩炮精準擊發,瞬間將敵船打得木屑紛飛。
生擒的海盜哆哆嗦嗦道出,竟是受他國雇傭,妄圖攪亂趙國沿海漁業,掐斷海外貿易根基。
消息傳回朝堂,原本質疑廉頗的聲音小了幾分,但隱患未消。禮部侍郎又站出來:“將軍海外征戰,文化相融雖是美事,可臣聽聞有些異域風俗乖張,恐帶壞趙國民風。學館所授內容是否該有所甄彆?”廉頗耐著性子解釋:“異域文化固有差異,但相互交流可拓寬國人眼界,汲取長處。學館所授禮儀文字,皆經篩選,隻為促進溝通、凝聚人心,斷無傷風敗俗之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海外郡縣又傳噩耗,一場罕見疫病悄然蔓延,軍民病倒大半,人心惶惶。廉頗心急如焚,帶軍醫團隊星夜起航,奔赴郡縣。
抵達後,見街巷病榻滿布,哀號聲不絕。軍醫們迅速展開救治,廉頗則組織士兵搭建臨時醫廬,分發藥材,安撫百姓。經多日苦戰,疫病源頭竟指向一處新開鑿的飲水井,水質被汙染卻未察覺。
廉頗下令全麵排查水源,淨化水質,疫病才慢慢受控。
朝堂之上,趁著廉頗遠在海外救災,彈劾之聲又起。
禦史大夫彈劾廉頗“擅離職守、疏於海疆防禦,致海盜猖獗;管理郡縣不力,釀疫病大禍”。
趙王雖信任廉頗,可諸多彈劾也讓他壓力倍增。此時,老將樂乘進宮麵聖,力挺廉頗:“陛下,廉將軍一心為國,開疆拓土何等艱辛,偶有波折在所難免。
海盜乃他國蓄意破壞,疫病更是天災無常,將軍皆親赴一線化解危機,何罪之有?若此時寒了將士之心,趙國宏圖大業何以為繼?”趙王陷入沉思。
待廉頗再次凱旋而歸,未及休整,入宮呈上抗疫與剿匪詳情,又呈上一份詳儘規劃:提議沿海設立海防營,專司巡邏緝盜。
海外郡縣增設醫官署,定期巡檢疫病;學館邀兩地學者共編教材,融合精華。趙王審閱後,龍顏大悅,當堂斥責彈劾大臣,力挺廉頗規劃。
風波暫歇,廉頗未敢鬆懈。一日,偶然間從異域俘虜口中得知,遠海深處還有一片神秘大陸。
資源富饒遠超想象,可路途艱險,暗礁、風暴無數。
更有神秘海怪出沒。廉頗興奮不已,著手籌備新一輪探索。他親赴造船廠,監督新型戰船打造,此船采用雙層船底,不懼暗礁穿刺。
又往軍營挑選精銳,日夜操練兩棲作戰陣法,研習應對海怪之策。
出征前夕,趙王親赴碼頭送行,遞上佩劍:“將軍此行,關乎趙國未來,望平安歸來,再鑄輝煌。”
廉頗跪地接過,目光堅毅:“陛下放心,有此利刃相隨,縱使驚濤駭浪、千難萬險,趙國軍旗定能插上新大陸!”
語畢,戰船揚帆,向著未知的浩渺滄海破浪前行。
趙軍的傳奇征途,於滾滾波濤間再度啟航,不知此番又將曆經何等奇遇,書寫怎樣蕩氣回腸的熱血篇章……後續每遇一關,無論是詭譎海象、凶悍異族,還是叵測人心,廉頗皆沉著應對,攜將士一路浴血奮戰,讓趙國威名在無儘波濤中愈發響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