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個奇妙的生物,從一出生就開始養成各種各樣的習慣。比如嬰兒剛出生時就有吮吸奶瓶的習慣,長大後又培養了咬指甲、抖腿等一堆習慣。這些習慣看似微不足道,但卻漸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讓我們來看看小時候那些老生常談的"家長裡短"。我記得我奶奶就有許多奇奇怪怪的習慣,比如每天早上六點準時起床,不管天氣如何;每周日必須吃一頓豐盛的家庭聚餐,絕不允許缺席;每次外出必須帶一大包備用品,生怕遇到什麼緊急情況;睡覺前必須喝一杯熱牛奶,不喝就睡不著……這些習慣如影隨形,跟奶奶形影不離。
我爺爺就更有趣了,他每天下午三點準時泡一壺茶,一個人靜靜地品茗閱讀,絕不接受任何打擾;每年隻要天氣轉涼,就會拿出那件舊軍大衣穿上,直到第二年春天來臨;每次和家人吵架後,第二天都會裝作無事發生,仿佛什麼也沒發生過。這些習慣已經根深蒂固,成為了爺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看來,我們的長輩都是一些習慣怪獸啊!不過,仔細想想,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回憶自己的過去,不禁感慨萬千。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都養成了各式各樣的習慣,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的習慣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有條理、高效,譬如每天固定的作息時間,每周例行的運動鍛煉;有的習慣則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狹隘、枯燥,譬如沉溺於手機遊戲,整日宅在家裡不願出門。
我自己就有不少"古怪"的習慣。比如上班路上必須先買一杯奶茶打起精神;中午必須吃一份外賣,絕不在公司食堂解決;下班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換上舒適的家居服;睡覺前必須刷個牙洗個臉,否則覺得渾身不舒服這些習慣看似無關緊要,但若是哪一天被打亂,我就會感到異常不適應,甚至有些慌張。
我的同事小李就更誇張了,他每天上班前必須先在網上看一小時的新聞資訊,否則就無法專心工作;中午必須準時在食堂吃飯,從不允許在桌子前隨意吃東西;下班後必須先去健身房鍛煉一個小時,才能回家休息;睡覺前還要仔細規劃第二天的行程安排這些習慣猶如他生活的鐵律,違反了就渾身難受。
看來,我們每個人都是各種習慣的集合體,就像一件件拚圖拚湊而成的完整畫卷。這些習慣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言行舉止,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生就像一出精彩紛呈的大戲,而我們每個人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主角。隻是,這部大戲的台本,卻早已被我們養成的各種習慣悄悄掌控。
讓我們再回顧一下自己的人生軌跡。從小到大,我們不斷養成各種習慣,譬如學習習慣、社交習慣、娛樂習慣等等。這些習慣漸漸影響了我們的價值觀、行為模式,進而決定了我們的人生走向。
比如我當初選擇學習工科專業,就是受益於從小培養的學習習慣。我從小就對數理化比較感興趣,學習起來也比較得心應手。後來我順利考取了一所名校,畢業後也順利找到了一份體麵的工作,一步步走上了成功之路。而我的好朋友小明,從小就對文史類科目更感興趣,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他後來選擇了文科專業,一路走向了另一種人生道路,成為了一名出色的作家。
又比如,我的同事小李,從小就養成了一個很強的社交習慣。他不僅善於與人交談,而且擅長觀察他人,善於主動與他人建立聯係。這讓他在工作中廣結人脈,得到上司和同事的青睞,逐步在公司內部爬上了管理層的高位。而另一個同事小王,從小就很內向害羞,很少主動與他人交流。後來他在工作中一直處於邊緣位置,晉升機會也相對較少。
再如,我有個表姐從小就養成了一個很好的娛樂習慣。她每天都會抽出時間進行一些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比如聽音樂、看電影、運動健身等。這讓她的生活豐富多彩,工作之餘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情。而我另一個表弟,則整日沉浸在網絡遊戲和追劇中,很少做其他有益身心的活動。漸漸地,他失去了其他方麵的興趣愛好,生活也變得無趣單一。
可見,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軌跡,都深深地印刻著我們從小養成的各種習慣。這些習慣就像一雙無形的手,不斷推動著我們前進,左右著我們的人生方向。我們常常會感歎人生無常,但其實許多人生際遇早已在我們的習慣中埋下了伏筆。
習慣的無奈我們都是被習慣操控的韭菜。說到這裡,不免讓人感到有些無奈。習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們的人生軌跡,但它們又似乎成為了我們生活中難以擺脫的枷鎖。
我們每個人都深深地被自己的習慣所束縛著。一旦某種習慣在我們的生活中根深蒂固,我們就無法輕易擺脫它的影響。就像我前麵提到的那些例子,無論是奶奶的作息時間,還是小李的工作作風,這些習慣就像一道道屏障,牢牢地鎖住了他們的生活。一旦習慣被打亂,他們就會感到無助和焦慮,難以適應新的生活狀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