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漫話》
第二百二十五章:老少頌
莫春炳,一位紮根於廣西欽州鄉村的智者,以四季變換與鄉土人情為主題,創作了一係列反映鄉村風貌的優美詩歌。他不僅熱衷於文學創作,還精研風水易道,將古老智慧應用於鄉村規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存。通過微信“位置”搜索“莫大哥”,即可深入了解這位鄉土詩人及其作品,體驗一段心靈之旅,感受鄉村的純真與詩意。莫春炳的作品如同清泉,滋養人心,引導我們在都市喧囂之餘,重拾內心的平靜與自然的聯係——
《老少頌》
莫春炳
2023年6月1日
一老一小兩慈祥,
天真爛漫樂無疆。
蓓蕾初開滿園秀,
荷角露尖承棟梁。
……
賞析
在詩歌的璀璨星河中,《老少頌》宛如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雖篇幅短小精悍,卻蘊含著無儘的韻味與深情。這首詩創作於2023年6月1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六一兒童節的歡快氛圍為其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使其在描繪老少情誼的畫卷上,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
開篇“一老一小兩慈祥,天真爛漫樂無疆”,詩人以簡潔而有力的筆觸,直接切入主題,為讀者勾勒出一幅溫馨動人的畫麵。在唐詩宋詞的浩瀚海洋裡,諸多名篇常以直抒胸臆之法開啟篇章,為全詩定下基調。恰似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詩人毫不隱晦地敘述往昔在權貴府邸頻繁聽聞李龜年精湛演奏的經曆,看似平淡的敘述,實則為後文重逢時深沉感慨的抒發埋下伏筆。在《老少頌》中,“一老一小兩慈祥”這句,短短七個字,便精準地抓住了老少之間共有的溫和特質,“慈祥”一詞猶如一把鑰匙,瞬間打開了讀者情感的大門,讓人仿佛能看到老人那滿含愛意的目光和孩子純真無邪的笑容。而“天真爛漫樂無疆”則進一步渲染了這種歡樂的氛圍,將老少相處時那種毫無保留、無憂無慮的快樂展現得淋漓儘致。這不禁讓人聯想到辛棄疾筆下《清平樂·村居》所描繪的農家生活場景:“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辛詞通過對農家幾個孩子不同生活片段的細致刻畫,展現出一家人溫馨和睦的生活畫麵,那份質樸的歡樂躍然紙上。同樣,《老少頌》中的這一句,也以其生動的描寫,讓讀者真切感受到老少之間純粹的快樂,這種快樂跨越時空,直擊人心。
詩的後兩句“蓓蕾初開滿園秀,荷角露尖承棟梁”,詩人巧妙地運用了豐富的意象,為詩歌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深遠的寓意。在中國古典詩詞的寶庫中,花朵與荷葉一直是備受詩人青睞的意象,它們承載著無數的情感與寄托。“蓓蕾初開”這一意象,無疑是新生與美好的象征。在唐詩宋詞裡,花朵常常被用來描繪青春的活力、愛情的美好以及生命的蓬勃力量。例如,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寫道:“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詩中的花朵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夢如幻,美不勝收,展現出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在《老少頌》中,“蓓蕾初開滿園秀”描繪出一幅繁花似錦、滿園飄香的春日盛景,每一朵蓓蕾都蘊含著無限的生機與希望,正如那些茁壯成長的孩子們,他們是世界的未來,是生活的希望之光,為這個世界帶來了無儘的美好與活力。
“荷角露尖”這一意象的運用,則更為精妙。楊萬裡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堪稱千古名句,這句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初夏時節,新生荷葉剛剛露出水麵的清新姿態,一隻輕盈的蜻蜓早已停歇其上,構成了一幅充滿生機與靈動之美的畫麵。荷葉在古詩詞中,不僅象征著清新自然,更寓意著堅韌不拔的品質與不斷成長的力量。在《老少頌》裡,“荷角露尖承棟梁”一句,詩人將孩子們比作剛剛嶄露頭角的荷葉,寓意著他們雖然尚顯稚嫩,但已展現出無限的潛力與希望。他們如同初露鋒芒的荷葉,在未來的日子裡,將逐漸成長為能夠擔當重任的棟梁之才,肩負起國家與社會的期望。這種對孩子們的殷切期望,與李清照在《夏日絕句》中所表達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有著相似的精神內涵。李清照以豪邁的筆觸,表達了對人生價值與高尚氣節的追求;而《老少頌》則通過對孩童的美好期許,傳遞出對未來的堅定信念與深切關懷。
整首《老少頌》語言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用詞精準,寥寥數語便勾勒出豐富的畫麵與深刻的情感。其意境清新自然,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給人以寧靜、美好的感受。詩人巧妙地借鑒了唐詩宋詞的意象運用與情感表達方式,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以老少相處這一平凡而又珍貴的生活場景為切入點,通過對孩童美好形象的生動塑造,深刻地表達了對生命的熱愛、對純真美好的珍視以及對未來的無限憧憬。這首詩不僅僅是對老少情誼的讚美,更是對生命延續與傳承的禮讚,它讓我們在品味詩歌之美的同時,也感受到了生活中那些溫暖而又美好的力量,激勵著我們珍惜當下,懷揣希望,勇敢地邁向未來。
喜歡唐詩宋詞漫話請大家收藏:唐詩宋詞漫話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