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韻》
莫春炳
2025年2月3日
東風鬥柄寅,
紫燕巢坭新。
鵝黃鋪錦繡,
溪水奏樂音。
賞析
《春韻》這首詩雖篇幅簡短,僅二十字,卻如同一顆濃縮的珍寶,將唐詩宋詞的典雅優美與《易經》的玄奧深邃巧妙熔於一爐,為我們徐徐展開一幅彆具一格的春日生動畫卷。
首句“東風鬥柄寅”,巧妙引入《易經》元素。在古老的《易經》智慧體係中,鬥柄的指向如同大自然的時鐘指針,精準指示著季節的交替。“鬥柄回寅”標誌著新春伊始,寅對應著十二地支中的正月。此時,東風漸起,陽氣萌動,世間萬物在蟄伏一冬後,開始順應這股自然之力蘇醒。這一意象,不僅點明了時令,更揭示了自然運行的規律——循環往複、生生不息。它宛如樂章的序曲,為全詩奠定了充滿希望與活力的基調,讓我們感受到春天背後那股推動萬物生長的神秘力量。
“紫燕巢坭新”一句,儘顯唐詩宋詞的韻味。在唐宋詩詞的長河中,燕子常常作為春天的使者翩然飛入詩人們的筆下。它們的歸來,象征著溫暖、生機與希望。這句詩生動描繪了紫燕歸來,忙碌地銜著新鮮泥土搭建巢穴的場景。那輕盈的身姿、歡快的動作,無不展現出春天的蓬勃朝氣。正如許多經典詩詞借燕子傳遞情感,這裡的紫燕也讓我們真切感受到春天帶來的生命律動與喜悅。我們仿佛能看到燕子在春風中穿梭,聽到它們嘰嘰喳喳的叫聲,一幅充滿生機的春日圖景躍然眼前。
“鵝黃鋪錦繡”堪稱神來之筆。“鵝黃”,這一專屬於春天的嬌嫩色彩,在唐宋詩詞中屢見不鮮,是詩人們描繪初春美景的常用意象。詩人在此處彆出心裁地用“鋪錦繡”來形容,將靜態的色彩轉化為動態的畫麵。刹那間,我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壯闊的畫卷:大地上,嫩黃的新綠如錦緞般肆意鋪展,漫山遍野,無邊無際。這不僅展現了春天色彩的明豔動人,更凸顯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一寸鵝黃都散發著春天的氣息,每一片嫩綠都洋溢著生命的活力,讓人沉醉在這明媚絢爛的春光之中。
“溪水奏樂音”從聽覺角度為春天添彩。在唐詩宋詞裡,自然的聲音常常是詩人寄托情感的媒介。潺潺流淌的溪水,在春日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粼粼波光,流淌時發出的清脆聲響,宛如奏響一曲美妙的樂章。這樂音,時而悠揚婉轉,如情人的低語;時而明快活潑,似孩童的歡笑。它不僅為春天增添了一份靈動活潑的氣息,更讓我們在喧囂的塵世中尋得片刻寧靜。當我們靜下心來聆聽這溪水之聲,仿佛能忘卻一切煩惱,沉浸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感受春天的寧靜與美好。
整首詩通過東風、紫燕、鵝黃、溪水等一係列典型元素,將《易經》所蘊含的自然哲理與唐詩宋詞的優美意象完美融合。從季節變換的宏觀角度,到動植物的細微變化,再到自然聲音的細膩捕捉,全方位、多層次地描繪出春天的獨特魅力。詩人以敏銳的觀察力和細膩的情感,不僅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風光,更傳達出對生命的敬畏與熱愛。在這短短二十字中,我們既能領略到春天的生機勃勃,又能體悟到自然與生命的深刻聯係。《春韻》無疑是一首經得起細細品味的佳作,它讓我們在有限的文字中,感受到了無限的春日意蘊。
喜歡唐詩宋詞漫話請大家收藏:()唐詩宋詞漫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