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楚家難題的始作俑者,此刻卻正用力推開近期天天隻想與她黏糊在一起的男人,嚴肅道:
“聊正事呢,我們在邊境十城的防洪工事一定要做好。
“另外,臨城是出海口,得想個辦法讓百姓往高地轉移。”
秦時越卻癟了癟嘴,無奈道:“爹娘又不是泥糊的,他們能辦好的,這些事他們早就安排下去了。”
溫玥搖了搖頭,上輩子其實也有不少人會預料到融雪後,必定會引來洪災,但還是所有人都掉以輕心了。
畢竟今年的冬季太冷,下的雪也實在太厚了,人在這樣的天氣裡根本就不想動。
即使她提前把推測告知了趙熙霆,成功引起了他足夠的重視,朝廷的官員也已經知道洪災即將到來。
但做防洪工事的工匠因為天氣的緣故效率是極其低下的,畢竟冬季就不是一個適合動工的季節。
此外,那些負責各城池監工的官員,也會因為天氣的緣故而隨意應付。
她可以預料到這次皇帝安排的防洪措施必定會大打折扣。
思前想後,她覺得她還是有必要再三提醒公婆要注意天氣對工事的影響。
如此想著,溫玥還是搖了搖頭,不放心道:
“天氣太冷了,就怕會有人欺上瞞下、辦事不力,我還是親自寫信給爹娘,讓他們親自監督。”
話畢,溫玥頓了頓,上輩子那些災難的慘狀再次在腦海裡浮現。
她覺得僅靠朝廷、官員還是不夠的,這些人本來就是不靠譜。
算計著時間,溫玥沉吟了片刻,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我想把災情的推測,告知百姓,我覺得他們有權知道他們即將麵臨著什麼。”
秦時越霎時一愣,沒有反對也沒有立即答應,而是問道:
“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
“你可知道這是皇帝也極其避諱的事,若百姓知曉了,那可是會出亂子的。”
溫玥抿了抿唇,沉思了片刻才回道:
“不是現在說,而是等工部的官員都到達了各地以後再讓朱成下麵的人傳下去。
“我覺得百姓不能等著被救,而是要提前做好防護,自己想辦法自救。
“朝廷的蛀蟲實在太多,我怕是靠不住。”
朱成本來是溫玥下麵的說書先生,後來進入離憂堂做了管事,溫玥順勢就讓他從離憂堂內挑選那些嘴皮子利索又與人合得來的人,專門培養一批可以引導輿論的隊伍。
離憂堂的人,大多來自民間,輿論在百姓中傳播,才顯得更真實可靠。
秦時越此刻不由得想起前段時間那考試的題目,忍不住歎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