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誠見他服軟,肉眼可見地滿意了不少,跟他道“你知道公主跟大理寺卿王明嚴王先生、以及他的眾弟子,連同大理寺與刑部等一起修撰大殷律疏議的事吧”
鄭玉衡點頭。
孟誠走到書案前,從中間的那一摞裡頭抽出一本,撫了撫封麵,垂眸稍微核對一下名字日期,將這本奏折遞給鄭玉衡。
鄭玉衡接過奏疏,在慈寧宮養成了落手就能隨便翻的習慣,剛翻開一下,就聽見小皇帝咳嗽了一聲。
他立刻住手。
孟誠哼了一聲,沒追究,隻是繼續道“王明嚴先生有個獨子,名兆鶴,字嶽知。王嶽知這個人,二十歲不娶妻,非說日後要出家做和尚去。王先生本來不理他,以為長大了就好了,但到今日還沒個譜兒。本來這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輪不到他自己開口,但因為是獨子,他雖是個男人,也到處跳河上吊的鬨了一通,就給耽誤下來了。”
鄭玉衡道“陛下還管臣工的婚姻家務事”
孟誠“天子說話,有你插嘴的份兒”
鄭玉衡隻好道“陛下恕罪,您請說。”
小皇帝喝了口茶,眉頭擰在一起,思索著道“但這個人倒也不是全無才乾,如今在大理寺任職,可也不是借他爹的光,他是二甲進士,長相英俊,大約八尺多高朕直說吧,他爹上折子說為兒求長公主,讓王嶽知尚公主,做駙馬都尉。”
鄭玉衡怔了一下。
孟誠見他沒有立刻回答,便問“上回公主跟你一起進宮,可見你們是認識的,鄭大人覺得這奏折”
“不可。”他回神後立即道,“陛下,萬萬不可。”
這回輪到孟誠不解了,問他“怎麼說”
鄭玉衡啞然半晌,總不能說他心愛的小妹對伺候他筆墨的秉筆太監有心思吧小皇帝已經蒙受了他跟太後娘娘的打擊,一時半會兒怎麼能承受得了這個
他猶豫片刻,道“殿下公主殿下因前段婚姻有瑕,恐怕並沒有嫁娶的意頭。”
“朕其實覺得這人不錯,”孟誠掂量著道,“家私學問、門第作風,又是王先生他們家,怎麼著也是個書香仕宦之族,朕看中王寺卿品行清正,還是公主的老師。”
鄭玉衡道“要問太後娘娘才是。”
孟誠道“要不然朕跟你說什麼”
“原來如此。”鄭玉衡鬆了口氣,讓他傳這個話、總比讓彆人跟娘娘說更好。“臣明白了。”
說罷,皇帝又許他看了看奏折。鄭玉衡看完後放歸原處,先帶著旨意去詢問朱裡阿力台去了,便先行告退,離開了歸元宮。
可惜他還來不及傳話,這股風就吹到了董靈鷲的耳朵裡。
午後,慈寧宮。
窗上的竹簾拉下來,透著一隙一隙間隔著的光,和煦的風從外頭湧入進來。
四月份,京中正是春末夏初,四處花香怡人的時候。董靈鷲正替王皇後看宮務卷軸,趕上瑞雪往案頭的瓷瓶裡頭插沉沉綴滿枝頭的桃花。
董靈鷲看了一眼,手指停到方才看的地方。瑞雪便在此刻跟她道“娘娘,王寺卿夫人周淑人還在偏殿等候呢。”
淑人為誥命的品階,這位王夫人周氏自然就是王嶽知本人的親生母親。要說起來,這個人還跟董靈鷲她家沾親帶故的昔日董太師已故的嫡子之妻,是周氏的姑舅姊妹,也就是說,此人是董太後已故親弟弟的妻子的堂妹。
雖然沒有直接的親屬關係,但按照輩分來算,這個周氏跟董太後是平輩的人,而她的兒子自然也就跟公主是平輩的人,隻是矮了皇家一頭罷了。
“無事不登三寶殿。”董靈鷲語調清淡,仍看著卷軸,眼皮不抬,“要不是有事求我,十年三千日也不來。至多就是想做什麼,先來探探口風。”
瑞雪道“除了回封地的臨安王妃,病中的慶府大夫人,還有已故的靜安郡王之母不算這幾位舊年娘娘閨中的手帕交。現今的京中這些內幃貴眷,哪有敢輕易打攪您的呢誰也沒有這個麵子找娘娘閒聊,自然是有事而來。”
董靈鷲輕歎一聲,道“請她進來吧。”
“是。”
瑞雪立即命人去請,吩咐完之後,退了幾步,跟宣靖雲站在一處,轉頭悄悄問他“知道什麼事麼彆順嘴吐露出什麼不該說的,惹太後不快。”
宣靖雲道“喲,姑奶奶,我的人從偏殿問了半個時辰,這誥命夫人是一句話不露,套都沒套出來。”
瑞雪神情漸漸收斂,蹙眉思索著道“咱們娘娘的弟妹青春守寡,本來太後勸說她回家改嫁、不要為貞節牌坊守一輩子。誰知一回去,他們家卻圖這個名聲,把好好的姑娘逼得出家,如今在外頭行宮旁邊的落月庵住著娘娘麵上不說,難道心裡就高興這會兒她還來”
宣靖雲低聲道“哎,我正想著這事兒呢。或許這位夫人自覺是王家的人,從此不跟周家相乾了。”
“既然要攀這個親戚,也該認這份罪啊。”瑞雪道。
“姑奶奶,你當世人都跟你一樣有太後護著,身不由己的時候多著”
兩人站得不遠不近,竊竊私語。董靈鷲就算聽見隻言片語,也不怎麼管他們。
隨後,一個年輕女使引著周氏入殿,宣靖雲的話立即停住了,兩人皆麵容整肅、神情淡漠。殿內瞬息間靜默至極,隻餘外頭的鳥雀鳴叫、及案前手畔的落花飄蕩聲。,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