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好懸沒把我龍袍踹開線嘍
哪怕在風氣開放的大唐,李隆基和兒子李琩玩一出聚麀都是十分炸裂的。
像李治和武媚娘那事兒,李世民其實看得挺開的。畢竟他當時人都噶了,李治娶了也就娶了,不然也不會留下李賢這幾個小子。
但李隆基不一樣啊,他兒子還活著呢!簡直是無恥之尤!
李賢和李旦對視一眼,二人的表情仿佛世界名畫《呐喊》一樣,充滿了戲劇的張力。
李治倒是還好,聚麀這件事兒他是專業的。
“後麵具體的細節就不講了,反正是炸裂的很。”李清嘖嘖稱歎,“至於他的奢靡生活,可得好好講一講。”
“就說相傳楊貴妃喜歡吃荔枝,於是他李三郎便讓快馬從嶺南與蜀中運送荔枝……嶺南距京城長安有千裡之遙,當時運輸不方便,為了能讓貴人吃上色香味俱全的鮮荔枝,隻得派人將剛摘下的荔枝,快馬加鞭地運輸到京城,於是後人杜牧有詩雲“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你竟然為了……”
李世民剛抽兩皮帶,便被李清止住。
“哎彆急啊李哥,比較有意思的來了,”李清甚至都被李隆基的無恥逗笑了,“實際上楊玉環喜歡吃的是石榴,在她死後壽王李琩也拎著石榴去看過她,而不是荔枝。很明顯,楊玉環是為李隆基背了鍋。”
“至於說楊玉環紅顏禍水禍國殃民……”
李清說了一半,便被李世民打斷。
“什麼紅顏禍水!禍國殃民!無非是為尊者諱不敢直接罵他李隆基!”李世民手中皮帶就沒停下來過,“倘若他李隆基真的勵精圖治勤政愛民,我不相信誰能把他迷惑住!”
“再者說,如果朕是楊玉環,朕在家裡和夫君過得好好的,結果被老不知羞的強行搶走,朕他媽管你是大唐還是大周,先他媽報複你再說!”
“李哥說得好!”李清豎起一根大拇指。
憑心而論,一切的禍根完完全全地就在李隆基的身上,是他導致了這一切。
就他李三郎這個德行,要是楊玉環學著長孫皇後那股賢惠勁兒,怕不是沒幾天就得被李隆基賜條哈達。
“打!打他這個滅絕人性的畜生!”李旦發一聲喊,得到了李小三的響應。
“阿耶說的對!這李隆基他就是個畜生!”
“伱不是李隆基?”李治拄著柱子歇息,聞言不由得在一旁問道。
“我,我回去就改名李成基!”李小三好像被踩到了尾巴一樣嗷嗷反駁。
“有這個覺悟就好!”李世民伸手笑撫李小三狗頭,末了不忘了警告他一句:“你要是敢像他這樣,可彆怪朕沒有警告你!”
李小三陪著小心,手上抽打李隆基的動作更凶了。
先帝小隊從半夜打到第二天早上天亮,李隆基躺在地上,眼見著是出氣兒多進氣兒少。
倒也不怪他們心狠,屬實是聽了李隆基那點屁事兒,有良知的豬都會茶飯不思。
“還救不,李哥?”李清瞅著爛泥一樣躺在地上的李隆基問道。
“救了他乾嘛?活著浪費空氣,死了浪費土地,半死不活還得賢弟你出力。”李世民嫌棄地看著李隆基,仿佛在看一條蛆蟲。
蛆隆基真的是。
“事先說,不隻是他,他的那個太子李亨也不是什麼好玩意兒……”李清給李世民打著預防針,“在蟲豸這一塊兒,這爺倆倒也真不愧是爺倆。”
“李亨怎麼了?”李世民瞬間警覺,“那個兔崽子乾什麼王八羔子事兒了?”
“他的事兒等過去再說,現在先把這邊的事兒處理了。”李清並不想一波薅完,機會有的是,先把眼前的事情處理掉再說。
“讓他躺這也不是個事兒,把他埋了吧。”李小三看著地上躺著的李隆基提議道。
誰知道聽到這句話,李隆基也不裝了,骨碌一下站起來,連連求饒。
由於動作幅度過大,還踢到了一旁的李小三。
李小三扯著自己的龍袍,心疼地看了一眼,飛起一腳還了回去。
“李隆基!你太卑鄙了!你看看你這一大飛腳,好懸沒把我龍袍踹開線嘍……”
李隆基連連陪笑,常言說得好,好死不如賴活著,挨頓毒打就挨吧,可彆把命也丟了。
他這如小強一般的命不可謂不硬,一般人鬱鬱寡歡也就活個一年半載的,他甚至在“自願”退位後還能活個六七年,硬生生把自己熬到和兒子同一年死。
屬實是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了。
當早朝群臣來上朝時,他們驚愕地發現,當朝天子竟然鼻青臉腫地站在一旁,還有一個年輕版的天子在他邊上像土撥鼠一樣時不時地冒出來揍他一下;龍椅上端坐著一位霸氣外露的中年男子,死了四十多年的先帝恭恭敬敬地侍立在一旁。
在高力士宣布站在上麵的是太宗皇帝後,群臣不禁一片嘩然。
而當高力士通報群臣,太宗皇帝業已撥亂反正,保下高仙芝與封常清後,滿殿群臣額手相慶,就連楊國忠都不例外,深深地呼出一口氣。
很快他就樂不出來了,聖旨宣布楊國忠一黨全部被貶出京,首惡楊國忠賜死,姐妹儘皆流放。
倒也不是株連,畢竟楊玉環的這幾個姐妹,一個比一個類人,天天和李隆基楊國忠快樂ipart不說,欺壓起良善來也一個賽一個的賣力。
至於那個陷害忠良的邊令誠,正午加急開刀,腰斬棄市。
貴妃楊玉環自請出家,但在壽王李琩的苦苦哀求之下,又回到了壽王府。
李小三看著年近四十的楊玉環,不由得冒出一句:“這李隆基是腦子有問題?”
他這麼說也沒錯,男人永遠喜歡十八的,你指望李小三喜歡歲數大到都能當他媽的楊玉環,本身就有點不太現實,畢竟他是李隆基,又不是曹孟德。
“即日起,廢黜李隆基皇帝位!”李世民沉聲宣布道,“天寶朝暫由李旦監國,召李泌入朝,暫居右相之職,協助監國太上皇理政!”
這個時期的名臣,李清暫時隻想到了李泌,故而在他的推薦之下,李世民想都沒想直接把他從一介白身生生拔到右相。
群臣還沒來得及說點什麼,李旦先撲通一下跪了下去。
“旭輪德薄才淺,難當大任,還請皇爺爺另請高明!”
他是真的不想接觸這些爛攤子事兒,想當初唐隆政變之後,要不是太平公主加上李隆基趕鴨子上架強行把他架上去,他才懶得當那破皇帝呢。
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不如養養花種種菜,那樂趣不比當皇帝多得多?
“朕已經決定了,就由你監國。”李世民的口吻不容置疑。
群臣立刻擎著笏板躬身齊聲高呼:“太宗聖明!謹遵太宗皇帝法旨!”
好麼,都不說聖旨了,直接成法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