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是,因為根據周禮,除了不祧之君,太廟總要往出遷移的,”李清看向朱元璋:“老朱為了讓父親朱五四在太廟多待一陣子,於是便將七廟改為九廟。”
所謂的“不祧”,就是不把牌位遷移出去的意思。
大明唯一“萬世不祧”的,是朱元璋,因為他是大明太祖皇帝。
而遷牌位屬於是正常的行為,畢竟隻有那幾個廟,不可能同時祭祀的,這不合乎周禮。
所以當第八代皇帝死後,理論上來說就應該請出去一位;但一代太祖是“萬世不祧”,所以隻能順位往下找,把第二代請出去。
李清繼續說道:“但朱厚熜即位之後,將太廟改回了七廟;務農四祖都已經被請光了,他又想把老爹興獻王請進太廟。但他是這麼考慮的,沒有朱棣的話,那他和他的那些祖宗隻能是藩王的命,不可能是皇帝,皇位應該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這一脈的。為了感謝老祖宗朱棣的努力,也是想讓他永遠在太廟中供奉,於是朱厚熜就將他升格為“不祧之君”,然後把朱高熾這個第三代拿了出去。”
朱高熾聽李清這麼說,倒是不覺得有啥,畢竟無論如何他都要出去的,早一點晚一點也沒啥區彆。
朱棣:……
好……呃。
本來還挺生氣,現在忽然不生氣了。
能成為萬世不祧的皇帝,那當個祖似乎也挺好的?
朱厚熜這小子,行啊!俺真沒看錯人,這小子是個像樣的好孩子!
朱棣已經開始在心中盤算,等見到朱厚熜的時候應該怎麼稀罕稀罕這小子。
真乃我麒麟孫也!
“老四,我看你挺高興?”老朱目光凶狠。
“哎,老朱,人家老四的功績當個祖也沒啥問題,你彆老凶人家孩子。”李清在一旁勸道。
但看年紀,總覺得有點錯亂感。
朱棣看起來明顯比朱元璋歲數大,而李清看著反而像孫子輩。
現在年輕人和中年人說彆凶老年人這個孩子……的確是有點兒那個。
“你看哈,人家老四修永樂大典,五征漠北,又多次下南洋,不是挺好的?”李清開始勸老朱:“不就是稱個祖嗎,至於發這麼大脾氣?”
老朱哼哼唧唧的,看了一眼朱棣,也沒說什麼。
在後世已經成既定事實了,也沒有其他人反對,成祖就成祖吧……
“你要收拾他,也得找點名正言順的理由不是嗎?”李清再次給朱棣上眼藥:“你瞧哈,你家老四這小子,偏愛漢王朱高煦,這才會釀成後日之禍啊……”
“什麼禍?”被捆成一頭年豬的朱高煦在一旁高聲大喊。
“朱棣還活著的時候,朱高煦就打算造反,我估計他也未必是衝著皇位來的,就是衝著當年朱棣給他不切實際的期望去的。”李清咂咂嘴:“後來朱高熾也死了,朱高煦密謀造反,卻被朱瞻基當場拿下。”
“要說朱高煦這孩子也有意思,在朱瞻基看他的時候伸腿把小小朱給絆倒了,誒……”
“朱瞻基其實本來不想殺他,但這事兒做的實在是太過分了,於是朱瞻基就讓人拿了一個大甕,把他做成瓦罐烤雞了。”
躺在地上的朱高煦不由得心頭一涼,被活活烤死,還是那種請君入甕的死法……不要啊!
他殺豬一樣地叫道:“大侄子!你好狠的心啊!”
“那二叔的腦袋滿地滾,咱不都消停了?”朱瞻基搖頭晃腦地對躺在地上的二叔大聲說道。
來自朱高煦的憤怒值+2000
來自朱高熾的憤怒值+4000
“混賬!”朱高熾怒氣衝衝地抬腳就是一腳:“你就是這麼對你二叔的?你二叔在你小時候一把一把地給你金豆子的時候你忘了?”
“爹,是他自己作死啊……”朱瞻基並不覺得自己有啥問題。
老朱出言打斷道:“好了,說到底,還是你爹沒端好這碗水。”
“其實咱自己也知道,這個當父親的呀,最喜歡的就是最像自己的那個,哎呀……那要喜歡起來,恨不得把天底下的好東西都給他。”
說到這裡,朱棣偷眼看了一眼朱標。
朱標會心一笑,他覺得老爹說的是沒錯。
“高熾孫兒啊,是仁厚了一些,但絕對是個仁孝的好孩子;而高煦隻是看著像你……”
說到這裡,老朱歎了口氣:“罷嘍……這話還是留著和建文元年的你說吧,罷嘍……”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