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第183章 土木堡之變_大唐李二:恁祖宗來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185.第183章 土木堡之變(1 / 2)

第183章土木堡之變

老人想要去教育子孫後代,這麼樸實的願望,李清當然會滿足他。

事實上就算老朱不說,李清也準備帶他去看一看。

主要也不是為了拉老朱血壓,他也覺得手癢,想暴打一頓朱祁鎮。

但這一次,李清提前囑咐了老朱,不要自己前去正統十四年,最好多帶幾車麵包人。

老朱當然沒意見,他意識到恐怕會有一場惡戰。

於是,他與永樂朝的朱棣一起,以徐達為帥,傅友德、馮勝為副,點齊兩萬精銳中的精銳,向正統朝進發。

……

正統十四年,八月十三日。

距離皇帝朱祁鎮點齊兵馬出征,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個月。

也先入侵明朝,也並非沒有預兆。對於蒙古諸部,明廷一向是通過朝貢和互市對蒙古部族抑強扶弱,並借此拉攏部分蒙古部族為大明所用。自朱棣之後,雙方的貢市就成為定製。明朝還以回賜的名義送給瓦剌封建主大量的貴重物品,以羈縻蒙古。

由於大明朝廷常常秉承著自古以來好麵子式的“厚往薄來”,所以這種朝貢貿易也就成了蒙古諸部族賴以發家致富的生存手段。通過朝貢貿易,不僅可以獲得大量錢財,還可以壯大部族實力。

但當蒙古諸部逐漸統一之後,他們的貪欲也逐漸顯現出來。由於大明是按照使團人頭數賞賜,所以最開始是參與使團的人越來越多,到了最後乾脆開始虛報人數。

你就說你給不給吧,你大明家大業大,還在乎給我這仨瓜倆棗的?

這種朝貢貿易,使大明財政逐漸不堪重負,而在正統年間也逐漸成為也先訛詐大明的手段。正統十四年,瓦剌再度遣使朝貢,再次虛報使團人數。王振得知這個情況之後,一怒之下,下令以實際人數給予賞賜。

是的,瓦剌足足虛報了五倍的人數,王振心想我他媽也不瞎,伱指著五十個人說一百我都忍了,你指著五十個人說這是二百五十個人,你是純純拿我當二百五啊。

也正因為這件事情,也先惱羞成怒,七月初,也先統率各部,分四路大舉向內地入侵。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攻擊遼東;西路派彆將進攻甘州今甘肅張掖);中路為進攻重點,又分為兩支,一支由阿敕知院所統率,直接攻擊宣府和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

這件事你也不能說王振做錯了,實在是這瓦剌有點茅房裡麵撐杆跳——過分了。

但臭不要臉的也先肯定不這麼看,李世民曾經銳評過: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一向得了便宜還賣乖的也先就覺得這是應該的,現在你不給,那就相當於在我頭上動土,那我必須送你入土。

也先這種情況就像小仙女似的,你給她買包買護膚品習慣了,突然有一天不買,她反倒覺得你是欠她的。

七月十一日,明朝大同右參將吳浩於貓兒莊迎戰老仙女也先,結果軍敗身死;大同總督宋瑛、駙馬都尉井源、總兵官朱冕、左參將都督石亨四員將領各率兵一萬赴陽和防禦。隨後,西寧侯宋瑛、武進伯朱冕、左參將石亨等率明軍與瓦剌戰於陽和。

然而由於太監郭敬從中作梗,致使明軍大敗,全軍覆滅。宋瑛、朱冕戰死,石亨單騎奔還逃回大同城內,郭敬躲藏在草叢中才躲過一劫。

躲草叢真的有用,家人們。

塞外城堡接連失陷,前線敗報頻傳,結果朱祁鎮非但不害怕,甚至還熱血沸騰地準備禦駕親征。

多少沾點年少萬兜鍪,土木堡二十萬送人頭了屬於是。

在整個大明的十六個皇帝之中,有像朱元璋這種經常和大臣掏心掏肺的溫和派,有像朱棣這種沒事就去草原和蒙古人痛陳利害的實乾派,還有像喜歡大姐姐的朱見深這種年上派……但如果用行為的劃分來概括朱祁鎮的話,那他大概屬於抽象派。

就在朱祁鎮躊躇滿誌,準備帶著大軍和也先碰一碰的時候,吏部尚書王直等人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他們認為“邊鄙之事,自古有之”,隻要“將士用命,必可圖勝”,朝廷應以守為主,勸諫英宗“不必親禦六師,以臨塞下”。

上一個“親禦六師”出征全軍儘喪的,還要追溯到兩千年前帶著宗周六師一起進江喂魚的周昭王姬瑕——可人家又不是打輸了,隻是因為渡江的時候突發地震。

然而朱祁鎮根本不聽,被一腔熱血衝昏頭腦的他,滿腦子都是抄家夥乾也先丫挺的,在不知道瓦剌主力方向的情況下,下令迅速集結部隊,兩日內出兵討伐也先。

眾所周知,就算不是皇帝親征,出征都得是經過周密的準備。然而朱祁鎮就跟被魅魔魅惑了一樣,誰的意見都不聽,我就要去送。

於是,在滿朝的反對聲中,朱祁鎮一意孤行,帶著倉促集結起來的大軍,他——出發了。

在出發的次日到達京郊龍虎台時,便已經有了預警。由於倉促集合,士兵們又多數未曾經曆過實戰,夜間差點炸營。好在誤會及時澄清,這才避免釀成大禍。

按理來說,這件事情一出,是個人都應該看得出來親征的事兒不太合適繼續進行,然而朱祁鎮就像吃了秤砣一樣,鐵了心地往前走。

經過八天的行軍,大軍抵達雞鳴山。而此時北方正值雨季,連日風雨不停,道路非常泥濘,大軍還未到達大同,就已經出現餓死、凍傷的士兵。

不止是士兵,就連兵部尚書鄺埜也由於意外跌下馬來,身受重傷。可憐一把年紀了,還要勉強支撐著跟隨部隊前進。

兵部尚書鄺埜與戶部尚書王佐屢次上疏,請求班師回朝,王振非但予以否決,甚至還命令他們二人跪在草地上,直到天黑才令人攙扶起來。

就連王振的親信隨軍欽天監正彭德清也對王振說:“天象示警,不能再往前了,否則陷聖上於草莽,誰來負責?”

然而朱祁鎮和王振依舊是一意孤行,執意向前。

這一路向西,衝著大同方向行進,路上屍橫遍野的情況引起諸軍驚懼不已;八月一日抵達大同後,次日鎮守太監郭敬密告王振,諸軍在大同不敵北元軍隊,招致慘敗。突然又降臨大雨,致使人心惶恐。於是在王振半是勸說半是恐嚇之下,朱祁鎮下令撤出大同。

按照原定的計劃,明軍的撤退方向應該是從大同,到蔚州走紫荊關撤回京師。因為王振的家鄉在蔚州,所以他秉承著“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的觀點,打算去和家鄉父老擺擺威風。但現在原本的好心情被破壞殆儘,他開始擔心大軍行進會踐踏莊稼,對即將收割的糧食造成損失。

所以,他不顧師老兵疲,部隊已經向南走了四十裡,蠱惑朱祁鎮折回東北,重新向宣府方向前進。

群臣也不傻,當然知道這個命令完全是視大軍如兒戲,他們聯名上書,想要勸阻朱祁鎮回心轉意,結果朱祁鎮根本不聽,總之就是一個王振說什麼就是什麼,突出一個叛逆心理。

然而此時的軍報也顯示,瓦剌軍隊正在向宣府逼近,可惜這支部隊的兩個最高決策者根本就不聽。


最新小说: 侯門庶子 小狐狸軟萌萌,清冷大師姐慌了神 死亡從學校開始了 我們的虛無 九龍吞天訣 民國:烽火1937 挺孕肚逃東宮!妻奴太子跪求嬌嬌回頭 我的無敵預判 被休後,崔娘子的起居日常 遊戲異界:你是玩家?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