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在朱見深的麵子上,孫太後的事兒就這樣算了。
參與奪門之變的主謀,石亨叔侄、曹吉祥叔侄儘皆誅族,四人一起剝皮楦草,陪著朱祁鎮一起“配享太廟”;張軏兄弟斬首,罪不及家人;徐有貞治河有功,並且是一個科技型人才,故而官降一級;王驥因巡視諸邊,平定苗亂有功,故而板子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撥亂反正之後,眾人便回到了洪武年。
接下來就是該如何炮製那個活著的朱祁鎮了。
這個問題就交給了朱樉幾個兄弟們,老朱還有彆的事情要忙。
這一次回到洪武朝,還捎帶腳地帶上了徐有貞一家。
徐有貞當然沒有意見,他也不敢有意見,沒看到石亨叔侄和曹吉祥叔侄都被“配享太廟”了嗎?他毫不懷疑,如果自己但凡有一點猶豫,下場都會和那四個人一模一樣。
為何要拉上徐有貞,這是李清的考量,畢竟這小子節操雖然不咋地,但真的是個人才。
徐有貞曾經給朱祁鈺做過一個實驗,他拿出兩個完全相同的水壺,裡麵盛滿相同質量的水,然後在一個水壺上開一個大孔,又在另外一個水壺上開五個小孔,而這五個小孔的麵積之和等於大孔的麵積。
結果,開有五個小孔的水壺最先將水放完。
這就是水力學上的水箱放水實驗,法國力學家彭賽列、美國流體力學家史密斯在19世紀都曾做過。而徐有貞早在400年前便做過相同的實驗,並得到類似的結論。
得知自己的知識被仙師所看重,徐有貞當即五體投地,表示願意為仙師效犬馬之勞。
回到洪武年後,老朱立刻發布了兩道命令。
大明成立皇家科學院,以徐有貞為代理院判,招攬各方優秀工匠。並且取消匠戶製度,全麵抬升工匠地位。
並且從大唐重金聘請了不少老師,來大明科學院授課,講授先進知識。
橫幅都打好了,歡迎大唐老大哥。
第二道命令,則是建立大明皇家小學、中學以及大學。
小學六年,中學分為初中部和高中部,每個部分三年;大學四三三製。
當然了,初中、高中和大學還隻是一個空殼子,目前需要搭建的隻有小學。
南京不缺地,批就完了。
對於教育的事情,老朱還是很上心的,從他在皇宮內設立大本堂就看得出來。
再窮不能窮教育嘛,教育是孩子的基礎。
學校的老師依舊是李清從係統裡雇傭的,也沒收老朱的錢,畢竟老朱紅溫一次都夠請一整套十二年教育班子了。
徐達等人組成的宣教團正式啟動,開始北上去宣揚王化,給李世民的大唐抓點伐伐伐伐伐木工。
掙這點錢,十分之一都用來請了教育工匠的老師。但老朱並不心疼,在他看來,這一切都值得,反正遲早都能賺回來。
與此同時,李世民還著重地向老朱推薦了鐵甲艦。
“我說重八兄弟,咱大唐的鐵甲艦,你不來兩艘?”李世民的話語循循善誘:“正好,杭州造船廠新造了兩艘鐵甲艦,我也不多要你,二百萬兩銀子一艘——你彆嫌惡貴哈,咱兄弟之間哥哥們們的,我隻給你成本價。”
“真是成本價?”老朱有些意動,但又心疼錢。
鐵甲艦啊,想想就威風——能賣兩百萬兩的,能是凡品?
李世民什麼也沒說,掏出平板電腦,開始給老朱播放鐵甲艦的視頻。
那雄壯的艦身,還有黑洞洞的炮口,幾乎是一瞬間就將老朱吸引住了。尤其是在船上主炮開始發射時,老朱幾乎是一錘定音:“不就是二百萬嗎!咱要了!”
李世民伸出手指頭摳摳臉上的胡茬子,心想你老朱這麼痛快嗎?我還想讓你再講講價呢……
最終,李世民實在不忍心多要,隻收了一百五十萬兩銀子。
“李家兄弟,啥也彆說了,夠兄弟!”
老朱的眼眶濕潤了。
嗯……造價也才八十八萬兩,李世民心裡惡狠狠地想道,賢弟說的果然對,最賺錢的還是軍火生意!
想到這兒,李世民的眼眶也濕潤了。
這一下老朱不僅把賣人的錢吐了出來,甚至還吐出了更多。
但朱元璋並不在乎,在他看來,這兩艘鐵甲艦能夠創造的價值更多,甚至要高於這三百萬兩白銀無數倍。
倭國有的是金山銀山,先從倭國開始打唄,打完挖就完了。
在小小的倭國裡麵挖呀挖呀挖,挖出那白銀送給老李家……
再說了,宣教團感化的蠻夷,還能賣給老李,不二價二十兩銀子一頭,反正他老朱不在乎臉,隻在乎錢。
錢落到手才是實惠,有錢不賺是王八蛋!老朱惡狠狠地想道,他才沒有李世民那種“萬王之王天可汗聖皇陛下”的偶像包袱。
交易由李清幫助進行,在海邊開了一道傳送門,將兩艘船放了進來。
關於這兩艘船的名號,老朱是真的沒想好。
後來在有一天和朱五四……現在應該叫朱世珍,和朱世珍吃飯的時候,老爺子忽然說了一句。
“既然咱都是鳳陽人,那為什麼不叫鳳陽號呢?”
這一下可開導了老朱,對啊,可以叫地名啊!
於是乎,這兩艘船排水量稍微大一些的那艘叫鳳陽號,另一艘則叫應天號。以中都鳳陽號為旗艦,由湯和擔任海軍元帥,先熟悉船隻操作。
處理完手頭的事情,老朱也萌生了退意。
但是這件事怎麼開口呢?他也開始糾結,又怕標兒不接受,又怕標兒累到。
老朱糾結的時候,李清也找上了朱標。
“什麼?叔父?你讓我造反?”朱標的表情驚愕到了極點,隨後連連擺手:“不行不行,這個堅決不行,叔父啊……您就饒了小侄吧……小侄實在是不能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