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摸摸你的司馬昭之心
你要說劉邦窮不窮,那他是真的窮。
現在邦子可謂是窮得蕩氣回腸,恨不得買條兜襠布都得分期付款那種。
西漢初年的窮,到底窮成什麼樣了呢?皇帝的馬車都配不齊相同顏色的馬,將相們出行隻能乘坐牛車。
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蓋藏……米至十萬錢,馬一匹則百金,形容的就是西漢初年民生凋敝的情況。
“你抓的這些俘虜,都賣給我。”李世民笑嗬嗬地說道:“一個青壯二十兩銀,婦孺十兩,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有多少要多少?”劉邦的呼吸都急促了起來,他是真的窮,窮到尿血的那種。
“嗯,咱們初次見麵,也沒什麼見麵禮,順便再送伱一千萬石糧食。”李世民擺擺手表示這都是毛毛雨。
什麼叫工業國家的含金量啊叉腰)。
大唐現在的土豆和地瓜都快放爛了,要不是研製出了一種叫做粉條的東西,怕是都得拿去喂牲畜。
喂牲口這事兒對於剛剛過上沒多少天好日子的大唐人來說,實在是太過於罪孽。
上好的糧食就這麼喂牲口了,造孽啊!
“兄弟!你真是乃……是我的親兄弟啊!”劉邦雙手拍著大腿,大喜過望地對李世民說道。
他想說乃公來著,但是又覺得這樣說一是不禮貌,二來是差輩了。
總不能我管你叫兄弟,你管我叫爸爸吧?
一千萬石糧食,就算是掏空整個大漢,也未必能夠湊得出來。
劉邦不禁有些好奇,大唐到底是有多厲害,才能夠湊出這麼多糧食?
同時,他還有些懊惱。
“哎,這次冒頓就帶了這麼點人,估計滿打滿算也就是抓個兩三萬,也換不了多少銀子啊。”
聽了劉邦的話,朱元璋不禁笑了。
這老流氓,心思還是不夠活絡啊。
“人家老李的交易可是長期有效的,你就不能學學我?找幾個將軍帶著人去草原上抓人。”
“對啊!”劉邦立刻來了興趣,他可是絲毫沒有偶像包袱的男人。
不就是抓幾個匈奴人嗎?抓就是了。
“回去之後,我就叫人,帶上軍隊去草原上賺銀子!”劉邦惡狠狠地說道:“這生意,必須要做!”
反正抓的不是我大漢的百姓,管他去球?
末了,劉邦還有些不放心地再次確認道:“以後還是那個價格?”
“放心吧,一分錢都不會少了你的。”李世民嗬嗬笑著拍著肩膀打包票。
朱元璋也在一旁說道:“這些日子,咱讓藍玉他們從草原上抓……宣教來的人,已經在老李那邊換了一千多萬兩白銀了,無論是從他那買船,還是買鎧甲的錢,都已經出來了。”
“真羨慕你們還有錢賺。”趙匡胤一副放眼天下無敵手的樣子,“這些年我繳獲的財物,夠我組成一支無敵艦隊的了……”
朱元璋、劉邦:……
知道你老趙有錢,沒想到你老趙這麼有錢。
就算是經曆了北伐失敗的太平興國……不對,現在趙德昭登基後叫建興了,建興朝哪怕經曆北伐失敗,依舊是府庫充盈……就是百姓倍兒窮。
不過在李世民的援助之下,以及趙德昭的銳意改革,還有朱元璋的出謀劃策,百姓生活情況已經好了不少。
老朱的辦法很簡單,對付那些害民的貪官汙吏,他就是十四個字。
“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飄搖熒惑高”。
殺就完了,各種換著花樣地殺,什麼剝皮實草,什麼蚊子叮死……突出一個天馬行空。
現在趙德昭手下的官吏,嚇唬自己家孩子都用“朱皇帝來了”、這辦法特彆好使,原本止不住啼哭的孩子,聽到這句話之後不僅不哭了,甚至還會被嚇到打嗝。
相比於趙德昭,趙匡胤就很犯愁了。
無他,他手下的類人生物實在是太少了。
就算上建興朝的趙廷美,再加上他在開寶朝的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和趙光美,也填不滿北宋啊。
什麼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都得換一換。尤其是那個……那個誰?對,雪鄉考察團的正副團長,宋徽宗和宋欽宗。這兩坨不換,簡直天理難容。
再想想南宋的那群蟲豸,趙匡胤真是累覺不愛。
累了,毀滅吧。
“要不,老劉。”趙匡胤唉聲歎氣地說道:“你把你現在的兒子劉恒借我,我扔到南宋去當皇帝……”
“啊?”劉邦有點整不會了,這也是能隨便借的嗎?
“我後世的那些子孫,幾乎沒有一個初具人形的,”趙匡胤的表情就像是吃了大宋一樣,“與其讓他們禍害,不如交給更有能力的,也免得老百姓遭殃。”
他說的完全是真心話,其實對於後世那些子孫,老趙也沒什麼太多的想法。扶不起來的那就徹底彆去扶,與其去精神內耗自己,不如轉嫁給彆人。
“你們誰若是想要的話,南宋可以分一分。”趙匡胤搖頭歎息道:“我也不多要,就從那個位麵的收入裡抽個十萬萬兩白銀,你們覺得如何?”
“一言為定,雙喜臨門!”劉邦立刻答應了下來。
他早就和李世民探討過這些問題,一個位麵的白銀儲量,何止十萬萬?怕是幾百個十萬萬都有的。
趙匡胤當然也知道,但他實在是有心無力。
與其給後代擦屁股,不如賣出去。
北宋殺殺殺,南宋賣賣賣,反正南宋比北宋爛太多,不如賣出去。
“事先說好,辛棄疾的那個朝代留給我。”李世民往後一靠,目光如電:“這樣的忠臣良將兼名垂青史的文人,我當真是喜歡的緊啊……”
“那個,提醒你一句。”李清糾正李世民的話語:“如果有可能的話,辛棄疾更希望做一個封狼居胥的大將軍,也好過做一個隻能寫寫詩詞的文人。”
來自趙匡胤的惱怒值+20000
他媽的,這些不肖子孫,到底負了多少忠臣良將啊!
“那咱要嶽飛。”朱元璋抱著膀子說道:“他完顏構不知道珍惜,咱去珍惜!”
劉邦立刻跳腳道:“你們等等再分,等我看完宋朝的史書之後,咱們一起分賬!你們急什麼!”
趙匡胤在一旁心累地扶著額頭,累了,毀滅吧。
“我建議你們彆著急,畢竟我這裡不止能去你們那兒,”李清看了一眼世界樹新出來的“清”,還有漢朝叉狀樹出來的“宋、元”,心裡劃過幾個句號。
好家夥,南朝劉宋我能理解,畢竟劉裕是楚元王劉交的後代——但你這元是怎麼回事兒?
臥槽,元?
真就是劉鐵槙唄?看來dna測序還真沒錯。
不過再怎麼著,那茬子皇帝也是要換一茬的。華夏不以血統論,但有文化認同。
“清”的叉狀樹到了嘉慶就沒了,或許是因為某些神秘肆靈肆的力量乾預,這之後的時間段是不能去的。不過李清作為一個鐵血皇漢,幫帶清是不可能幫的,倒是可以幫八旗子弟去一下城市化,西伯利亞一日遊挖礦應該夠用。
隻可惜不能去嘉慶以後的朝代,不然怎麼著也得給道光和帶英來一點小小的雙重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