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吃點彆的,今天吃燒烤。”李清笑嗬嗬地說道。
烤串都是現成的,漢軍營地上不止有方便麵,還有一個一個的燒烤爐子。火頭軍們熱火朝天地忙碌著,身邊是催促抱怨的漢軍士兵。有的校尉等得急了,也顧不得許多,一邊用大腳丫子踹火頭軍,自己還擠上去把肉在炭火上燎兩下就急不可待地往嘴裡塞。
“肉管夠,快來吧。”李清笑著招呼著眾人,但美食顯然沒有諸葛亮有吸引力,所有人都像愛豆見麵會一樣,往諸葛亮的方向跑去。
“諸葛公,諸葛公!”最急迫的是長孫無忌,胖乎乎的他仗著身體優勢,遠遠地伸著手。
在他身後的是胖靈狄仁傑,即便是狄閣老,也對諸葛亮有著超乎想象的崇拜情節。
胖靈和長孫無忌站在一起,那都成了一個地名了——合肥。
“大人真是……”李元芳看著跟長孫無忌往前擠的狄仁傑,無奈地搖搖頭。
再一抬頭,便看到了一旁捋須而笑的關羽。
“關二爺!二爺!”李元芳立刻鎖定目標,仗著自己功夫好縱身躍起,搶先來到了關羽的麵前。隻不過片刻之間,便忘了自己剛才還在吐槽狄仁傑。
在他身後,是秦瓊、尉遲恭、程知節等一乾武將。
劉邦在一旁吹胡子瞪眼睛地擼著串,嘀咕道:“劉備這小子真是,怎麼看起來比乃公還有名氣?”
旁邊的眾人皆笑,不管怎麼說,老劉家最出名的還真就是劉備,在後世的知名度,連他這個漢朝太祖開國皇帝都要往後稍稍。
好不容易等到諸葛亮和劉關張的見麵會結束,眾人才開始陸續上桌吃飯。
“孔明,來嘗嘗這個,好吃。”劉備從皇帝的桌走過來,拎著一根兒牛肉串,放到了諸葛亮的盤子裡。
諸葛亮剛想吃一口,周圍的人立刻端著東西送了過來。
“哎呀,諸葛公,也嘗嘗這個。”旁邊的李善長也遞過來手中的肉串。
“謝謝諸位。”諸葛亮也有點不好意思,拱拱手笑著說道。
他現在是真的開心,病情好了,就說明自己又可以為匡扶漢室發光發熱了。
哎,一想到自己走後,劉禪無依無靠,諸葛亮就覺得心裡堵得慌。
其實阿鬥那個小胖孩子挺好的,長得喜慶,還聽話。對於自己,那是全心全意的支持。
曆史也證明了這一點,劉備臨終囑咐劉禪“事之如父”,劉禪也真把諸葛亮當做父親一樣來對待;諸葛亮《出師表》上提到的那些個忠臣,劉禪也都聽話地去用了。
畢竟父親不會坑自己,相父那更不會啦!
嶽飛:這樣的皇帝真實存在的嗎?
不過如果劉禪穿越成趙構的話,怕是聽到嶽飛要北伐之後便會支持他。
什麼?你說你要北伐?還要還於舊都?你對諸葛亮怎麼看?哦,你最崇敬的人就是諸葛公?那你是忠臣,你必須是!不是也得是!
司馬懿遠遠望見漢軍營地煙塵四起,心中不由得有些疑慮。
會不會是諸葛亮的疑兵之計?
嗯……很可能。諸葛亮馬上就要不行了,他肯定是想趁著死前,誘我出戰……
哈,天底下哪有這樣的美事?我可不會上當!
司馬懿捋著胡須,十分奸詐地笑了。
“父親。”司馬師在一旁抱拳問道:“蜀軍營地上青煙陣陣,不知有何事發生。兒子已派人去探聽虛實,想必很快就會有結果傳回。”
季漢一直以大漢正統自居,所以自稱是“大漢”。而魏和吳身為敵國,自然要予以貶稱,稱呼季漢為蜀,不承認他是大漢正統。
畢竟魏是篡漢自立,又官方承認出另一個漢,你讓他如何自處?
“嗯,你做得對。”司馬懿拈著胡子,笑著誇獎司馬師:“為將者,務求謹慎,若蜀軍打算強攻我軍營地,無有準備之下,恐難抵擋啊。”
“父親真不愧是國之柱石……”司馬師拍了一記老爹的馬屁,又問道:“若蜀軍當真有變,我軍是否要發動進攻?”
司馬懿嗬嗬一笑:“不,若蜀軍當真有變,為父隻需聲稱此乃諸葛亮之計,隨後班師回朝即可。”
“為何?”司馬師疑惑地問道:“趁勢進攻不是最好的選擇嗎?”
司馬懿笑了:“你啊,還需要多學習一番。蜀漢要剿,但不能全剿,蜀軍在,我們就在;蜀軍若亡,你我定無好下場!”
司馬師如醍醐灌頂,一下就明白了司馬懿的意思。
現在的情形,還不是後幾年那般司馬氏一家獨大。曹氏宗族以曹爽為首,依舊在掌控著魏國的軍政大權,並且隱隱有抱團排擠司馬家的意思。
若不是魏明帝曹叡突然去世,留下幼主,司馬懿也沒機會在曹爽帶著幼主出城時發動高平陵之變,正式攫取魏國的軍政大權。
苟就一個字,我隻說一次。司馬懿善於蟄伏韜光養晦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也是他的命足夠長,活過了曹魏的多任君主。
其實曹魏也挺倒黴的,從曹丕到曹叡,都是明主。尤其是曹叡,頗具明君之風,曆史評價也不錯。隻可惜托孤所托非人,這一點和劉備比起來就差得太遠了。
但曹叡……嗯,比較喜歡穿女裝,但個人愛好並不計入君主評價之中。
所以說,一個人的奮鬥,固然要靠自身的努力,但同時也要兼顧曆史的進程。司馬懿的成功,不止是自身努力,還有上天的眷顧。
然而這一次,上天可沒站在他這邊。
不多時,司馬師撒出去的斥候便回來報告,說是蜀軍營地之中正在埋鍋造飯。
“埋鍋造飯會有這麼大動靜?”司馬師皺著眉頭。
“是……他們在炙肉。”斥候想了半天,才想出這麼一個貼乎實際的說法。
嗯,炙肉就是烤肉。雖然用鐵簽子和竹簽子串起來了,但的確是在烤肉。
“蜀軍哪來的那麼多肉?”司馬師眉頭依舊緊蹙,“這煙霧蒸騰,明顯是全軍在一起造飯,他們不過日子了?”
“或許是殺牛宰羊,犒賞三軍吧。”司馬懿滿不在乎地笑笑:“或許是要對我們發動殊死一搏,傳令三軍,今夜做好準備。”
“是!”司馬師抱拳而去。
司馬懿拈著胡須笑笑,並沒有在意。
左右不過是臨死之前的瘋狂罷了,自己這營壘堅固非凡,又有何懼?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為了幫助諸葛亮北伐,李世民又把那幾個大師給拉過來了。
十六門一〇五榴彈炮,彆說是他的營壘了,就算是君士坦丁堡都得給你夷為平地。
騎兵還沒有退出唐朝和明朝的編製,不過在貞觀年間,騎兵已經不披甲了,隻是作追擊之用;而明朝則依舊需要重甲步兵,來麵對一些突發情況。
雖然唐朝已經有了火炮和馬克沁,但騎兵仍然處於一種不可替代的地位。
必須要等到摩托化和坦克的出現,騎兵才能正式退出曆史舞台。但也不是完全退出,還能夠活躍在某些極端條件之下。
看著麵前威武雄壯的唐軍和明軍,諸葛亮說是不羨慕那是不可能的。
“大漢什麼時候能有這樣的軍隊啊……”諸葛亮不禁感慨道。
“放心吧,孔明先生。”李世民笑著說道:“等我回去之後,便立刻派人過來,援助咱們大漢建設工業化……”
見諸葛亮表情猶豫,李世民笑道:“都是免費的,援助大漢,李某義不容辭!”
“那就謝過大唐皇帝陛下了。”諸葛亮拱拱手,十分感動地說道。
老朱在一旁不停地摳指頭撇嘴,好你個李二鳳,咱哥倆認識這麼長時間,你賣個東西都得加價賣我——怎麼著,這大唐裝不下你了唄?到了諸葛亮這裡,你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東西還往外免費送,你咋這麼沒底線呢!
李世民完全是發自真心,已經徹底將追星行為上升到了整個國家。
長孫無忌、房玄齡他們也沒什麼意見——嗨,陛下也不是一天兩天對著諸葛武侯發電了,像今天這樣的排場,那都是小的。與其花點錢讓陛下開心,花點小錢援助建設大漢,總好過讓我們在朝堂上學習諸葛武侯先進事跡要好得多。
不是說不想學諸葛武侯的先進事跡,問題是一年就要學個兩三遍,早就有審美疲勞了啊!
你說這大唐,從左右仆射一直到吏員,誰不能把諸葛亮的事跡從頭到尾背一遍?
劉邦當然也酸,好家夥,我成替身了是吧。
不過他也隻是酸罷了,畢竟和老李也剛剛認識,李世民做生意不黑他他就很滿足了,也不強求能進行什麼免費援助。
求月票,這兩天身體不是很舒服……更新可能有點不及時。)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