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十二道金牌阿鬥版)
直到秦檜咽氣,外麵的楊沂中才敢進來。
不是不想進啊,實在是怕官家遷怒到他身上,再死於不明aoe。看樣子剛剛可真是開了狂暴了,秦檜這癟犢子也不知道那句話就把陛下給點燃了。
嗯……若是在宮裡打殺個正常人,天下人或許還有微詞。但現在官家在宮裡把頭號大奸臣給收拾了,這……怕不是全天下的百姓都要額手稱慶。
之後的一切順理成章,楊沂中在趙禪的命令之下,大索臨安城,將秦檜黨羽儘皆拿下。
張俊除外,張俊嚴格意義上來說是趙構的人,並不是秦檜的人。本著張俊還有用處的原則,趙禪留了他一條狗命,並且狠狠地敲打了兩下,也算是徹底收下了這麼一條忠犬。
老劉家都是天生的政治家,就算是混吃等死如阿鬥,在覺醒血脈力量之後都是一個合格的政治生物。
感動歸感動,該防一手也要防。
隨後,嶽飛一係人馬儘數被重新啟用,在趙禪的獨斷專行之下,嶽飛被封了一個和衛青一樣的官職——大司馬大將軍,允許其開府建牙。
嶽飛抵死不從,趙禪以死相逼。
沒奈何,誰讓官家這麼流氓,嶽飛隻能含淚接受。
嶽飛起複的消息傳至大宋全境,百姓無不額手稱慶,表示嶽飛回來了,大宋就有救了。
陷入胡塵之中的父老鄉親們翹首南望,盼望著王師能夠早一天到來。
朝中臣子不是沒有彈劾嶽飛的,就差把話戳到趙禪的臉上了——大司馬大將軍本於漢成帝末期便被廢除,確立三公製以後更是獨立成了大司馬,與丞相、司空並稱三公。而後的大將軍更是沒有實權,或者是專斷的外戚把持著。現在皇帝突然來這麼一出,乾什麼呢?複古呢?
但趙禪表示你們隨便說,要麼讓我學秦檜殺了嶽飛,要麼就讓嶽飛做這個大司馬大將軍。
朝臣在趙禪這種二極管的流氓行為之下,也隻能捏著鼻子妥協。
老劉家是這樣子的,像邦子、劉恒、劉啟、劉徹、劉詢甚至是劉備,都有一股子流氓氣質。一旦這種氣質丟失,那就亡國有日了。
嶽飛根據事實出發,申請先休養一到兩年後再與金國興兵作戰。趙禪當然允諾,他這人一向是這樣,向來是主張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自己從來不瞎乾預,頗有煤老板之風。
至於宋朝那些個姓趙的皇帝,那就和後世的互聯網老板一樣,不管懂不懂,都得瞎指揮瞎乾預,恨不得明天談到錢彈道都要給你指出幾點不合適來。
而對大宋軍隊將領來說有五個規則:
一、按照皇上給你的作戰方案,什麼都彆去思考;
二、如果伱一定要思考,不要說出來;
三、如果你又要思考又要說,那就彆實施;
四、如果你又思考又說還實施,那麼彆打贏;
五、如果以上規則你都不遵守,那你就彆感到吃驚。
對於沒有和宋朝簽訂不平等條約的金國來說,可以說是丟臉到了極點。再加上現在完全是鷹派在掌權,所以朝野上下都是一片出兵的呼聲。
然而完顏宗弼自己也知道,金國現在也是後力不濟,不休養個幾年,也難喘過氣來。
為了不傷體麵,又不動筋骨,完顏宗弼決定派遣小股金軍,去襲擾大宋。
隻是他沒想到的是,同樣的想法,嶽飛也想到了。
從紹興十二年開始,嶽雲便帶著張憲等人派遣小股騎兵進入金國地界襲擾,並且廣泛聯係金國境內的義軍,對金國官府、駐軍進行騷擾。
金國不勝其煩,以至於遣使進入宋朝譴責趙禪。
趙禪說啊對對對,把來使的頭發剃個精光,送了回去。
金國無可奈何,卻又毫無辦法。
紹興十三年年初,嶽飛終於舉起北伐大旗,正式開始北伐。
紹興十三年四月,嶽飛收複汴梁。
趙禪在宮中覺得無聊,總吃張俊家的螃蟹吃得有點醉。左思右想之下,給嶽飛去了一道金牌。
所謂“金牌”,宋代凡赦書及軍事上最緊急的命令,一般都用金牌,由內侍省派人遞送,叫做“金牌”,後來是緊急命令的代稱。
嶽飛正在汴梁城中整頓軍馬,看到金牌的時候心都涼了。
壞了,官家難道是舊病複發了?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趙禪隻有一句話,那就是問他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
嶽飛看著金牌,哭笑不得卻又五味雜陳。他看著殷殷期盼的來使,無奈之下隻能提筆寫下臣吃得好睡得香,多謝官家掛念。
紹興十三年九月,嶽飛光複鳳翔府。
果不其然,在光複鳳翔的第二天,趙禪的金牌又到了。
嶽飛還是有些不適應,提心吊膽地一看,結果是趙禪的關切之語。什麼朕聞鵬舉總是親冒矢石,這樣不好,大將穩坐中軍即可,若傷在鵬舉身,豈不傷朕心?
嶽飛:……
麻了。
知道官家您變了,但沒想到是變油膩了。
但更多的是感動,嶽飛十分珍惜這道金牌的內容,提筆謝恩讓使者回去複命了。
紹興十四年正月,正在軍中過年的嶽飛,再一次收到了趙禪的金牌。
嶽飛深吸一口氣,打開金牌,看到的是趙禪的拜年祝福。
好家夥,官家您這麼玩是吧?
嶽飛哭笑不得地回複也祝官家新年安康,打發使者回去了。
在使者離開之前,嶽飛看得分明,他眼中滿是歆羨。
這是什麼?這是簡在帝心啊!
紹興十四年二月,嶽飛光複濟南府。
不出嶽飛所料,在光複濟南府的次日,趙禪的金牌也隨之而來。
這是第四道了吧?
金牌上依舊是一些熨帖的話語,嶽飛心裡暖暖的,開始給趙禪詳細地彙報戰況。
在使者走後的幾天後,第五道金牌又過來了。
嶽飛倒是沒想到還有金牌,打開一看,原來是趙禪對他的批複。
“卿自決即可,朕不諳北事,不便指手畫腳。”
嶽飛感動之餘,倒也沒真就借著由頭真就自決。他依然是事事請示趙禪,趙禪也是事事讓他自己定。
朝臣中更有人彈劾嶽飛,說其恃寵而驕,專擅自決,結果被趙禪遠遠貶出臨安。
紹興十四年四月初六,也就是劉備稱帝的那一天,趙禪宣布將都城從臨安遷回開封。
開封百姓扶老攜幼,喜迎官家重新回到他忠誠的開封府。
官家現在真是不一樣了,和他那個廢物爹還有豬狗哥完全不同,是一個徹頭徹尾,頂天立地的男兒啊!
在這一刻,當年趙構拋棄開封百姓,偏安一隅的行為,也被百姓們自發地解釋為韜光養晦。
官家永遠是對的,如果不對,請參考第一條!
隻要他北伐,取得勝利,那就是好官家!
在趙禪遷回汴梁的時候,又給嶽飛催了一道金牌。
大意就是鵬舉你悠著點,不要打的太快,穩紮穩打就行,朕這邊不著急,一切以鵬舉的安全為主。
嶽飛拿著金牌,邊上是一臉吃味的韓世忠。
羨慕啊,能不羨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