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我大唐的傳統就是父死子笑
元和十五年,大明宮。
前明後暗,似乎是大唐皇帝的特色。
前有李隆基,後有現在的元和天子李純。
想李純剛剛即位時,剛明果斷,知人善任,掃平藩鎮,整頓綱紀,一時之間大唐竟然已抬起中興勢頭。隻可惜元和中興持續了十多年,李純在取得了一些成就以後,就自以為立下了不朽之功,漸漸驕侈。任用奸臣皇甫鎛而罷免賢相裴度,政治日見衰敗。他開始信仙好佛,想求長生不老之藥。
元和十三年,李純下詔征求方士。皇甫博向他推薦了一個名叫柳泌的山人,為李純配製長生藥。
並且李純派遣宦官使至鳳翔迎接佛骨,刑部侍郎韓愈上疏,懇切諍諫。結果李純勃然大怒,準備對韓愈處極刑。
裴度等奏言韓愈忠直,李純才將韓愈貶為潮州刺史。這就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的句子由來。
次年,李純開始服用長生藥,性情變得暴躁易怒,經常斥責或誅殺左右宦官和宮女。而宦官集團又分為兩派,吐突承璀一派策劃想要擁立李惲,梁守謙、王守澄一派擁護太子李恒即位。
吐突承璀是李純的鐵杆心腹,曾經因為讓吐突承璀做左右神策將軍,有的大臣勸說李純要防止宦官權力過大,他卻回答說:“吐突承璀隻不過是一個家奴,不管給他多大的權力,我要除掉他,還不是如同拔掉一根毛那樣輕而易舉。”
吐突承璀傾向於擁立澧王李惲,而他的傾向,正是李純所看重的。
李惲這個人,生母出身不太好。他這人以前叫李寬,後來改名為李惲。眾所周知,李世民的二兒子就叫李寬,七兒子就叫李惲……多少沾點犯衝。
元旦的那一天,李純感覺身體不適,所以取消了元旦的朝會。眾臣當然知道皇帝最近吃了長生不老藥,但他們也知道那東西就是騙人的。隻是現在大唐好不容易迎來了中興,萬一皇帝吃藥吃出什麼問題來,可就出大事兒了。
京城之中,謠言四起,人心浮躁。
李純最近也覺得身體不是很好,再加上吃多了重金屬,渾身燥熱得很,脾氣也變得愈發暴躁。宦官們動輒因為一點小小的問題,就遭到他的拳打腳踢。
是真不顧及自己的身份,親自上去全武行。
正月二十七那天,李純忽然之間便覺得自己精力不濟。考慮到宮內外情況複雜,李純暗中派人去召吐突承璀。
吐突承璀到達中和殿內後,看著形容枯槁的皇帝,不禁潸然淚下。
講道理的話,吐突承璀對於李純,那是真的忠誠。他的一切都是李純給的,沒理由去背叛李純。
“大家……”
吐突承璀還沒說完,便被李純打斷了。
“承璀……”李純擺擺手,示意吐突承璀整理一下情緒,彆急著先哭:“朕有點難受,有幾句話,你要記好了……”
“奴婢領命……”吐突承璀跪在地上,泣不成聲。
然而他們兩個都沒注意到,在不遠處有一個小宦官正在偷聽。
“朕……朕現在身體不濟,你去帶人,去找澧王李惲,讓他來做這個太子。”李純雖然虛弱,但語氣卻異常堅定。
吐突承璀卻有些遲疑地問道:“大家,您……那太子……”
李純的第一任太子是他的長子李寧。想當初李純剛剛即位之時,朝中便催促他立太子,並且有人張羅著要讓李純立郭貴妃為皇後。但李純這種雄才大略的皇帝注定不可能會立一個母族強大的女人為皇後的,畢竟牝雞司晨的夢魘還沒過去多久。
在千呼萬喚始出來中,糾結了四年的朝臣終於得知消息,李純選擇立李寧為太子。
然而好景不長,兩年之後,李寧便突發惡疾去世,享年十九歲。
可以證明的是,李純對這位諡號為“惠昭”的太子感情還是很深厚的,在惠昭太子李寧薨逝之後,李純一連十三天沒有上朝。而根據考古發現,無論是墓葬規模,還是墓葬規格上,在唐代太子墓中都是首屈一指的,足以看出李純對這位早逝的惠昭太子的感情。
當然了,和李弘肯定是不能比,畢竟李弘是追諡的皇帝。
皇儲問題成了困擾李純的難題,實際上他在心裡更是傾向於次子李惲。隻是因為郭貴妃的緣故,朝臣之中相當一部分人都是李恒的支持者,而李惲隻有吐突承璀在內的寥寥數人支持。
無奈之下,李純隻得妥協,立李恒為太子。但郭貴妃卻沒有因此晉位皇後,這還不算,一向支持李恒的宰相崔群也忽然之間被罷相,貶為湖南觀察使。
這一切都在暗示,李純並不喜歡這位太子,太子的位置搖搖欲墜。
吐突承璀也很機靈,一直也沒有放棄為李惲經營。所以即便是李惲現在是親王,但仍然在朝中有一部分勢力在支持他,倒也不算是無根浮萍。
“太子輕佻,不可君天下!”李純深吸一口氣,他早就看那個縱情聲色的兒子不爽了。
你老子我為了大唐中興忙裡忙外這麼多年,享受一會兒也是應該的。而伱?你一個胡餅都不如的東西,你特麼也配享樂?
聽到這句話,那名小宦官登時一驚,趁著左右無人注意,悄咪咪地溜走了。
“承璀,朕現在就指望你了!”李純的眼中迸射出精光,枯瘦的手抓著吐突承璀的胳膊:“朕……朕是不成了,隻可惜元和中興大好的局勢……朕可是知道太子的性子,若他即位,蕭規曹隨是必不可能的,他隻會破壞朕的心血……”
吐突承璀淚水潸然而下,他重重地點頭:“奴婢必不辜負大家期望!”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那小宦官已經來到了郭貴妃的寢宮之中。
“娘娘,娘娘,殿下,禍事了!”小宦官跌跌撞撞地跑入宮中,才敢大聲喊叫。
天知道他這一路上憋得多辛苦。
“怎麼回事?”身為郭子儀親孫女、升平公主之女的郭貴妃本就氣勢威嚴,她這一開口,肅然的聲音讓原本慌張的小宦官不由得心下一提,隨後冷靜下來。
小宦官擦擦汗,跪在地上說道:“陛下……陛下剛剛說,說……”
他說了一半就不敢說了,那話他可真是開不了口。
“鴰貔,你說撒!”太子李恒一拍桌子,他想踹那個小宦官一腳,卻又忍住了。
這可不是逼人家的時候,關鍵的信息還掌握在這個小宦官的嘴裡,萬一把人家一嚇,再不肯說了怎麼辦?
李恒雖然愛玩,但他不是個傻逼。
“你且慢慢說,莫要著急。”李恒冷靜下來後,出言安撫那小宦官:“放心,孤將來不會虧待你的。”
“太子的意思,就是本宮的意思。”郭貴妃聲音也溫和下來:“你且不要急,本宮赦你無罪,直說便是。”
“是……”小宦官的心也安穩下來,他張口說道:“陛下說,陛下說‘太子輕佻,不可君天下’,並且讓吐突承璀去擁立澧王……”
“什麼?”
話說到‘太子輕佻’的時候,郭貴妃便用力地摳緊了椅子扶手;等到說派吐突承璀去擁立澧王的時候,太子李恒再也坐不住了,他霍地站起身,對郭貴妃說道:“阿娘,這……這可怎麼辦?”
能不急嗎,這可是關係到他的太子之位。
自古以來,還沒聽說過廢太子還能好好活著的呢。那章懷太子李賢的前車之鑒不遠,還有唐玄宗時期的太子李瑛,都曆曆在目。
萬一自己的地位不保,被廢之後……
李恒隻覺得自己尾椎骨都在發冷,太可怕了。他隻想在宮裡好好打他的馬球,他有什麼錯?
“你坐下!急什麼!”郭貴妃倒也不愧是將門虎女,在這關鍵時刻,她展現出了驚人的鎮定。
她腦內迅速超頻,開始琢磨接下來應該怎麼去做才合適。
現在這個時候,等是絕對不行了。皇帝已經對她們娘倆兒動了殺心,現在若是再采取“等”的戰略,那必然要等來吐突承璀的屠刀。
想當初,宦官們可是強行逼先帝順宗李誦“永貞內禪”,將皇位禪讓給李純;現在得了皇帝的旨意,郭貴妃可不敢想這些宦官能做出什麼。
能落個鴆酒而死,郭貴妃都覺得自己可能是掏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