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李恒:打馬球的漢子你威武雄壯
李明達現在的行為,屬於養成係。
所有人都樂見其成,隻有李世民還有兩個李治,每天用無比仇視的目光看著被李明達抱在懷裡的李瑜,好像這孩子搶了他們什麼寶貝一樣。
“我說你們三個,沒事兒老這麼看人家孩子乾什麼。”劉邦翹著二郎腿,在桌子上運搓著麻將,“常言說得好,女大不中留啊。”
“你彆說話!”李世民臉色愈發漆黑。
“也沒忽悠你,哎。”劉邦一手搓著麻將,“伱還有未婚的女兒不,盈這小子長大了,該到了迎娶太子妃的年紀了。”
“新城許給了老朱家的小十二,城陽尚且待字閨中,不過今年也才十五歲,你要是不著急的話,就讓劉盈等兩年。”李世民剝開一顆阿月渾子,放在嘴中。
劉邦想了一下,點頭表示肯定。
不過還要再稍等一等,劉邦的說法是等到城陽公主完全成年,身體長成再說。但實際上的原因……是劉盈現在還有點拿不出手。
劉邦總是嘬著牙花子,嫌棄劉盈不像他,太過窩囊。
嫌棄歸嫌棄,劉盈畢竟是他的嫡子,實際上劉邦還是很器重他的。
最近的戚夫人也不鬨著讓劉如意當太子了,自從呂雉吃了煥顏丹之後,再也不是那個人老珠黃的老娘們了,論顏值,論氣質甚至還要比戚夫人高出幾個檔次來。老劉這人,比較用下麵那個頭思考,既然呂雉現在比戚夫人漂亮,那戚夫人就沒必要去了。
不過戚夫人也沒消停,天天在寢宮裡麵穿得蓬頭垢麵的,沒事兒就舂米。舂米就舂米吧,你說你唱什麼歌啊?唱歌也就罷了,問題是你還陰陽怪氣劉邦喜新厭舊——老劉就很生氣,你這老娘們是不是拎不清到底誰是新,誰是舊?
你才是新!人家呂雉才是舊!
劉邦本著眼不見心不煩的道理,命令劉盈監國,帶著呂雉一起來到了大唐。
有劉盈在,也沒人能翻得起風浪來。畢竟蕭何、樊噲都是鐵杆的太子黨。
在貞觀朝熱乎了幾個月,李清將孩子扔給了李明達去帶,自己帶著李世民,再次踏上了開拓地圖的道路。
倒也不是說李清想去,主要是惹得李秀寧煩了。李秀寧算是看出來為什麼李清給剛出生的李瑜塞上一顆丹藥了——這王八蛋居然和孩子搶東西吃。
什麼叫變態啊……
對此,李清表示,男人變態有什麼錯?!
在路上,李世民還豎著大拇指。
“我就不信你沒和高明他們搶過。”李清臉色不紅不白地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一臉複雜地看著李清,這話還真讓他說中了。
從李承乾,到城陽公主,誰的口糧沒被他李世民搶過?
再說了,這種事情能是搶嗎?這明明是……明明是名正言順,合乎周禮!
……
長慶二年,大明宮。
自從李恒即位以來,一直對於畋獵遊樂以及宴飲十分熱衷,甚至於整天沉迷在遊樂當中。想當初尚在朝廷上為憲宗治喪期間,穆宗就毫不掩飾自己對遊樂的喜好。當元和十五年五月憲宗李純葬於景陵以後,他越發顯得沒有節製。
不出人所料,在唐憲宗李純下葬沒過幾天,他就帶著親信隨從狩獵取樂去了。到六月份的時候,皇太後郭氏移居南內興慶宮,穆宗就率領六宮侍從在興慶宮大擺宴筵。酒宴結束後,他又回幸神策右軍,對親信中尉和將領大加頒賜。
該說不說,李純其實看錯了郭貴妃。從李恒以及他後麵三個兒子敬宗李湛、文宗李昂和武宗李炎三朝之中郭貴妃的表現來看,郭貴妃對於朝政並不熱衷,隻是窩在後宮過自己的小日子。
倒也可以理解,這世界上哪有幾個武則天?她的孫子們都是成年即位,也沒必要學武則天什麼臨朝稱製。
從皇太後郭氏移居南內興慶宮之後,穆宗李恒便每三日去神策左右軍一次,同時駕臨宸暉門、九仙門等處,目的是為了觀賞角抵、雜戲等表演。
七月六日是穆宗的生日,他異想天開地製訂了一套慶祝儀式,隻是因為一些大臣提出自古以來還沒有這樣的做法,這才悻悻地作罷。李恒還在宮裡大興土木,修建了永安殿、寶慶殿等。
宮苑內修假山倒塌,一次就有七位工人被壓死。當永安殿新修成的時候,他在那裡觀百戲,極歡儘興。在永安殿,穆宗還與中宮貴主設“密宴”以取樂,連他的嬪妃都參加。除此之外,他還用重金整修裝飾京城內的安國、慈恩、千福、開業、章敬等寺院,甚至還特意邀請了吐蕃使者前往觀看。
十一月的一天,穆宗突然下詔:“朕來日暫往華清宮,至落日時分當即歸還。”此時,正值西北吐蕃與南詔引兵犯境,神策軍中尉梁守謙將神策軍四千餘人及八鎮兵赴援,形勢很是緊張,禦史大夫李絳、常侍崔元略等跪倒在延英殿門外切諫。
穆宗竟然對大臣們說:“朕已決定成行,不要再上疏煩我了。”諫官再三勸諫也是無效。
第二天一早,穆宗從大明宮的複道出城前往華清宮方向而去,隨行的還有神策軍左右中尉的儀仗以及六軍諸使、諸王、駙馬千餘人,一直到天色很晚才還宮。
對於穆宗的“宴樂過多,畋遊無度”,諫議大夫鄭覃等人一起勸諫:“現在邊境吃緊,形勢多變,如果前線有緊急軍情奏報,不知道陛下在什麼位置,又如何是好?另外,陛下經常與倡優戲子在一起狎昵,對他們毫無節製地大肆賞賜,這些都是百姓身上的血汗,沒有功勞怎麼可以亂加賞賜呢!”
穆宗看到這樣的表章感覺很新鮮,就問宰相這都是些什麼人。宰相回答說是諫官。穆宗就對鄭覃等加以慰勞,還說“當依卿言”。穆宗的這一態度使宰相們高興了一陣子,但實際上他對自己說過的話根本不當回事,轉過身,穆宗依舊是我行我素。
李恒在前方吃緊後方緊吃這一塊兒,那是相當之專業,堪比後世的……光頭一黨。
進諫的人多了,李恒的態度也是很好,也認為人家說的的確很有道理——但就是熱情禮貌,表示我虛心接受,但是我堅決不改。
對於皇帝如此喜歡嬉鬨玩樂,朝臣也是沒有任何辦法。
畢竟你總不能綁著皇帝去處理朝政吧?這不合周禮啊也。
李恒當然知道沒人管得住他,他覺得李純給他打下的根基不錯,所以現在每天沉迷和宦官們打馬球。馬球是真的有意思,馬球好,馬球妙,馬球呱呱叫。
與宋朝的蹴鞠不同,馬球可是大唐的傳統運動。畢竟大唐不缺戰馬,另外中宗、玄宗、穆宗、敬宗、宣宗、僖宗、昭宗這些皇帝都是熱衷於馬球的男人。再加上天寶六年,唐玄宗專門頒詔,令將馬球作為軍隊訓練的課目之一。所以馬球在大唐的宮廷之中,儼然成了第一運動。
若是高俅重生在唐敬宗李恒的年代,練一練馬球技術打出來,那混一個神策軍將軍是沒問題的。
李恒的馬術不錯,馬球場中一手拎著偃月形的球棍一手捏著韁繩,在場中縱橫馳騁。
“對不起太高了!”李恒用力地揮出球杆,將球打飛了。
說歸說,但是看他洋洋得意的神情,根本沒有對不起的意思。
“大家好球技!”邊上的宦官立刻上前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