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顧你這話太外行,齊白石不就是近代的繪畫大師,他1864年才出世。張大千不也一樣,這兩位現在的畫作,每一次上拍賣,不都是天價成交”說話的唐老師有了年紀,所以叫顧言都是小顧。
顧言詫異道“唐老師您的意思,這畫作,能夠趕上兩位大師”那也太誇張了。
姓唐的老師看了他一眼,示意他不要再說話露怯,“聽著就行。”
顧言大惑不解,揣著一肚子疑問站在那裡,過了幾秒,他又看向榮耀鈞,他知道這人,不知他怎麼看。
卻發現榮耀鈞盯著展櫃中的畫,眼神深不見底,旁邊的人說什麼,想來他根本就沒有聽到。
唐老師旁邊的鑒賞家,和顧言也是熟人,看他四周看人,微笑著說道“近年來接連成交了許多天價畫作。但內行都知道,像齊白石的,市場上那麼多,已經是真假難辨。”
顧言立刻感激地看著人家,這是在為自己解惑,但又不明說。
那人複笑了笑,說道“這真假難辯,不是咱們內行難辯。而是東西要有人認,才有市場。齊白石張大千這些的畫作,已經沒有人敢輕易入手。前朝的名畫,那更是隻聞其名,誰能見到”
眾人點頭,成交天價不一定是真實的成績額,花上億買一幅畫,等真正出手的時候,未必可以找到下家。
顧言也似乎聽出點意思,也就是說,大家都在尋找突破,這一次的民國書畫,正是一個契機。
榮芝華也非常讚同這種說法,他說“所以今次的預展,與其說是古玩預展,不如說是咱們的一個討論,從紙,到墨,畫工到字甚至裝裱的手法,無不透著玄機。我在行內資力還是不夠,還得靠各位書畫類的專家來掌掌眼。”
有人問“紙張做過鑒定了嗎”
“當然”榮芝華說“技術層麵的鑒定我們全都做了,紙張鑒定是特彆送到英國牛津大學古籍鑒定中心做的測試,確定是清末時期的紙張。”
“牛津大學古籍鑒定中心那可是權威。”大家紛紛低聲議論。
“但是紙張隻是簡單的一部分。重要的還有畫工,我們不止要科學機器鑒定也要眼學目測。”榮芝華說,“我們這次得的兩幅畫,一幅工筆人物,一幅淺絳山水雖然沒有落款,但是經過我們的專家團隊鑒定,應該是一個人的手筆。”
榮耀鈞終於收回在畫上的目光,看向他,其實榮芝華這樣說他不意外,這樣的畫作,也難怪他會激動成那樣。
有人問,“不是說還有文獻嗎”
“是不是文獻上有記錄”
榮芝華笑著指了指展櫃,“大家都是行家,還用我說。這人畫風功力深厚,筆路大氣,你們再看上麵的字,法度嚴謹,味厚神藏,雖然字體不同,但那富貴謹嚴,隱隱有帝王之風,所以我們有專家鬥膽猜測,這畫作,也有可能是清宮畫師所作,所以沒有落款。”
榮耀鈞“”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對不起大家
因為我家網絡出了問題,兩個網頁一起轉,後來同一章發了兩次,我想替換,後台又一直網審最後一章
因為前兩章字數不同,我今天重新調整了一下,把新章的挪了一部分去前麵,添加了一點內容,是關於榮家背景的,沒看的姑娘可以看一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