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中間肯定有李梅父母的原因,畢竟農民掙錢不易,對錢就看的重了點,尤其是自己沒把握的事。
怕女兒乾不好,投入進去掙不到錢白耽誤功夫,這都能理解。
但,也不能抹去李梅自己確實意願不強。這孩子,性子屬於被動型的
在這一點上,雖然李紅可能和李梅差不多,但不同的是,人李紅至少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做不到的也不會眼紅彆人。
李梅這丫頭就有點沒主見的樣子。而且還有點心窄,有些話她可以和李紅說,不怕她多想,和李梅就不行了。
李少雲看了看李梅,算了,這可能就是命。
這丫頭動不動把“命”掛在嘴上,這倒真是應景呢
李少雲也沒再說打工的話。
李梅聽了李少雲的話,一時沒有做聲,坐在那兒慢悠悠閃著扇子,兩眼眼神放空,不知道在想什麼。
李少雲也不打擾她,讓她自己慢慢琢磨。
說起來她年齡也不算小了,不能再這麼渾渾噩噩下去。
要說還想不通,隨波逐流的話,那李少雲覺得這也是個人選擇,沒什麼好指責的。
每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不同,談不上好與不好,這都是很私人的事。
比如她,不也一心想當鹹魚
隻不過她想舒舒服服地做鹹魚,至於李梅,看她自己的選擇吧
雖然她這樣似乎有點冷漠、事不關己,但要李少雲來說,她自己其實就不喜歡彆人對她的人生指手畫腳,可以提建議,但不願意彆人乾涉。
哪怕是自己親人也一樣。
李梅木雕一樣坐了半晌,突然醒過神一樣,問李少雲“你剛才說的那什麼,進城去找活兒,你覺得可以嗎”
這丫頭眼巴巴地看著李少雲,一副隻要你說的對,我什麼都聽從的樣子。
但李少雲知道,這都是假相。
隻有說到她願意聽的,她才會聽,不喜歡的,她照樣我行我素。
所以有時候李少雲也納悶,這樣兩種不同特質是怎麼完美契合在她身上的
缺乏主見,有時候又挺固執,說她隨性吧,她有時候又挺在意外人的看法。
所以李少雲有時候都覺得,自己怎麼會和李梅成了小夥伴兒呢
難道說,她自己身上也有不自知的一麵
看著李梅殷切的眼神,李少雲想了想,認真道
“我覺得可以去遠地方沒把握,因為你沒出過遠門城裡就不同了。
“主要是你自己怎麼想的我覺得你回家最好再跟你爸媽他們商量一下,彆自作主張他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多,給個建議比你一個人在那兒瞎琢磨好。”
李梅不耐煩的撇嘴,“問你一句,你吧啦吧啦來這一大堆跟唐僧似的”
李少雲心塞。
這小夥伴兒她不要了她勞心勞力的為了誰
她今天要跟她絕交,誰也彆攔著她
看李少雲表情不對,李梅趕緊又補了幾句“我也不是說你說的不對,我隻是想你又沒出過遠門,靠不靠譜啊”最後幾句,幾乎是含在嘴裡嘀咕了。
她也反應過來了,她剛才那幾句有多不妥。
一時心裡有點訕訕然,看著李少雲,李梅一臉討好,“你就當我剛才沒說行不我知道你是為我好,這不我也是被我媽他們逼得有點慌了嘛”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