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求糧不成_拂世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拂世鋒 > 第147章 求糧不成

第147章 求糧不成(1 / 2)

第147章求糧不成

身穿綠色圓領官袍的安平縣令騎著毛驢,一路小跑。即便刻意躲在道路兩側的樹蔭下,可是地麵早已被烈日烤曬得宛如滾熱湯釜,就連迎麵而來的些許微風也是堪比爐火,讓人大感煎熬。

由於年節過後久無雨水,即便是道路旁無需特意灌溉的榆柳桑棗,也大多樹葉稀疏、綠意萎靡,一棵棵枝頭低垂,宛如久受征斂的農夫,身子被壓得直不起來,甚至連發出一聲叫喚也倍感艱難。

視線穿過林木樹梢,遠遠可以望見田野間一座莊園。安平縣令伸長脖子左右掃視,確定並未見到眾多流民來到,於是回頭催促:“彆磨蹭了!都給我邁開腿,跑起來!”

跟在安平縣令身後的,是幾位青衫文吏,他們並無坐騎,隻能靠著雙腿步行。即便速度談不上快,可是在這等酷熱時節,汗水早已浸濕衣領後背,一個個神情恍惚,幾乎就是靠著本能邁步。

這幾位青衫文吏無一不在心中暗罵,也不知自己上輩子造了什麼孽,要在這日頭正盛的大白天出門辦差。還有這個安平縣令,自己有一頭毛驢代步,便全然不顧他們這幫文吏隻能徒步而行。

心中罵歸罵,可眼下形勢緊急,容不得眾人怠惰歇息。

安平縣令一行來到莊園門口,連忙上前敲響門環,看似尋常的銅製門環,卻被摩挲得鋥光發亮,可見過去有多少客人敲響這對門環。

抬眼顧盼大門兩側,粉白圍牆、黛瓦如鱗,幾棵老樹枝頭伸出,門楣頂簷隱約可見曾見裝飾痕跡,隻是被人為拆毀。可以想見莊園主人曾經地位,絕非是尋常鄉野大戶。

安平縣令想起當年剛剛來到此地上任,立刻前來拜訪這戶人家,結果連大門也進不去,隻能在門外與家中長子寒暄幾句,可謂顏麵儘失。

但身為縣令,每年來自上級官長催促的租庸調,容不得他有絲毫延宕拖欠。為了能夠足額征繳本地賦稅,隻好隔三差五來這戶人家登門拜訪。

也不知等了多久,安平縣令站在莊園門外,被曬得一陣暈暈乎乎,隻怕下一刻就要昏厥倒地,此時正好有人打開莊園大門,是一位身穿闊袖儒服的中年男子。

“張縣令,有何貴乾?”儒服男子拱手淺淺一揖,禮數周全,但臉上並無半點待客之意。

“漣生兄,冒昧來訪,還請見諒。”張縣令堆笑道:“我有一樁緊要大事拜見令尊,不知可否?”

“大事?”儒服男子雙眼微眯:“莫非是與流民來到安平縣有關?”

“正是!”張縣令有些迫不及待。

儒服男子臉上閃過一絲不情願,卻還是大開院門:“請進……希望張縣令明白,家父年歲已高,不宜勞動奔波。”

“明白、明白。”張縣令謹小慎微,一路進入內中。

跨入院門、繞過影壁,張縣令頓時感覺一陣舒爽清涼,暑氣儘消。

這座莊園佇立在安平縣郊野已有相當歲月,據說早在北朝之時,這座莊園規模較之今日更為宏大,外圍堡壁森嚴,內中囤積糧草,四角望樓高聳,就算是數千兵馬前來,也照樣難以攻取。

隻不過本朝太祖武功赫赫、眾望所歸,掃平河北、混一九州之後,與這座莊園類似的塢壘堡壁,被相繼毀棄,隻剩下尋常莊宅院邸。

張縣令心中感慨,不愧是傳承悠久的名門望族,即便是一座人丁凋零的故舊祖宅,照樣有不凡之處。

來到正堂屋中,就見一名老者秉筆而書,氣度莊重、落筆千鈞,讓人大生高山仰止之歎。

“拜見崔侍郎。”張縣令躬身揖拜,而沒有用本朝時興的叉手禮。

對麵老者緩緩停筆,朝案上紙張輕輕吹氣,不疾不徐放到一邊,言道:“張縣令,老夫如今不過是一介平民,並無官身,侍郎這個稱呼就不要提了,徒惹笑話。”

“崔翁此言過謙了,在我們這些後學晚輩眼中,您即便致仕還鄉,依舊德高望重,為世人敬仰。”張縣令連忙討好。

“老夫可不敢有你這樣後學晚輩。”崔翁須發雖白,精神卻佳,可見修養功夫:“說吧,此來所為何事?莫非是朝廷又要新設資課了?”

張縣令全然沒有主政一方的官威,好聲好氣道:“崔翁想來有所耳聞,最近有一支淨光僧團,帶著成千上萬的流民在河北各州遊蕩,討求就食,日前已經來到我安平縣地界。按照朝廷法度,我不敢驅趕流民,可眼下安平縣並無富餘存糧,這憑空多出的幾千張嘴,我實在是供養不起啊。”

“所以你來找老夫,是希望借調糧食賑濟流民?”崔翁臉色冷淡:“承蒙張縣令賞識,可老夫家貧,這幾千人的糧食斷然拿不出來。”

張縣令當然清楚,眼前這戶人家其實談不上家財萬貫、積斂豐厚,但他所代表的可遠不止是這一家。

“崔翁說笑了。”張縣令言道:“我是希望由崔翁出麵號召,讓安平縣一帶的崔氏族戶,協助本縣賑濟流民。”

“張縣令看來是覺得我博陵崔氏好欺侮了。”崔翁沉聲道:“每年租庸調、戶稅、地稅、各色資課,累征不絕,就算是殷富之家也經受不了這等搜刮。老夫過去幾年號召族人繳納米粟布帛何曾少過?怎麼如今到了災年,你卻說縣中並無富餘存糧?”

“當真沒有啊!”張縣令連忙解釋:“崔翁不是不明白,本縣每年征收所得,皆是年底集中到魏州,經由永濟渠送往兩京,眼下時節正是倉廩空虛之時。”

“張縣令大可上書朝廷,請求從長安洛陽轉運糧食。”崔翁又說:“或者主動進言,讓朝廷罷廢河北諸州各項雜色賦稅,如此也不至於讓百姓家無餘糧,無法應對災年。”

“這……崔翁這話不是難為人麼?”張縣令臉色發苦,河北道乃天下賦稅重地,這種事哪裡是他一介縣令能夠扭轉的?

“張縣令要老夫號召族人,這就不是為難了?”崔翁言道:“老夫當年說得好聽是致仕還鄉,說得難聽是因為有宗親攀附鎮國公主,使得老夫在朝堂也無從立足。如今還要號召族人多納米粟,張縣令是希望老夫背負罵名、含恨而終麼?”

話說到這份上,張縣令也明白無計可施了,隻得按捺滿腹牢騷,無奈告辭。

離開崔家莊園後,有文吏頂著陽光上前問道:“明府,借糧不成,隻怕那些流民要生出亂子來,就衙門裡那些差役可看不住啊。”


最新小说: 重生七零:最冷糙漢撩動心 撿到未來親兒子,我無痛當媽! 女王大人請饒命 藏孕肚另嫁他人後,他下跪追妻 開局滿級的我選擇在大明當老六 穿到四零,我靠超市空間養全家 暴君的第一佞臣 養獸夫,揣萌崽,二殿下她逆襲啦! 半盞軼事 這個出馬仙有點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