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岩下有隱
長青拔腿狂奔,迎麵寒風吹得他衣袂翻動,不管不顧提縱飛身,朝著山腳下院而去。
伏藏宮分上下兩院,上院隱於山林之中,清幽出塵,有結界迷陣護持,閒雜人等不得靠近。過去是達觀真人與長青修煉之所,眼下達觀真人不在山中,長青便將程三五安頓在此。
而下院與一般道觀無差,供奉天尊、接待香客,達觀真人往日登壇講道、傳授門人,也是在下院之中。
達觀真人門下弟子不少,有的聽講幾年便告辭離去,自行闖蕩,有的則是隨侍多年。可唯獨隻有長青能夠跟著達觀真人在上院清修,得授真傳,地位尊崇。
當長青慌慌張張來到下院,幾名同門正好路過,見狀前來探問:“師兄,不知發生何事?可有我們效勞之處?”
長青擺擺手:“無事,我今晚要進山采露,若是有人來找,就讓對方清晨再見。”
幾名同門拱手稱是告退,長青按捺心緒,若無其事在伏藏宮內各處巡視一遭,待得天色將暗,獨自一人往深山而去。
嵩嶽是中原名山福地,周圍道觀佛寺眾多,深山之中也偶有隱居清修之輩,達觀真人當年就算其中一例。
冬夜天寒,常人早已就寢,長青卻是身法輕捷地在山林中穿梭,片刻之後來到一塊巨岩前,周圍荊棘叢生,道路不通。
長青環顧四周,確認並無人影,隨後掐訣施法,荊棘主動避讓,現出一個狹窄洞口。
鑽入洞口,一路向下十餘丈,周圍逐漸寬闊,等雙腳踏上平地,放眼所見是一處巨大洞室,一旁溪水潺潺,氣息通暢,並無密閉困塞之感。
更神奇的在於,洞室穹頂竟是清晰可見的夜空星辰,一條銀河橫貫其中,稱得上星漢燦爛,極為震撼。
“你可知曉,中原先民最初便是在嵩嶽觀星麼?”
一道溫和聲音從洞室中央傳來,長青看見對方,並不覺意外,隻是神色複雜。
那人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布衣,渾似那些鬱鬱不得誌的窮酸儒生,不是聞夫子還能是誰?
“嵩嶽位處中天,地勢高挺,先民在此觀星不足為奇。”長青環顧四周:“可這裡是地底洞室,為何會有星辰景象?”
“你仔細看看這北鬥星。”聞夫子抬手遙指。
長青凝眸端詳片刻,察覺異樣:“為何鬥杓所指並非北極?”
“說明這幅星圖所照並非當下。”聞夫子言道:“天上星辰所經,並非是永恒不變。漫長歲月積累之下,也會有錯位偏移。”
長青沉思問道:“楚先生是想說,天文星象尚且不定,凡間朝代氣數也不可能恒久麼?”
聞夫子收回目光,無奈笑道:“我哪裡說過這些了?你難道就非要從我每句話中猜出深意不可嗎?”
“是我胡思亂想了。”長青低下頭去。
其實當長青把程三五帶來伏藏宮的半個月後,他便遇到了聞夫子,隻是一直瞞著阿芙。好在她也並非一直待在伏藏宮,而是旬日一至。
“程三五醒過來了?”聞夫子問道。
“先生果真有未卜先知之功。”長青的恭維都顯得有些無力。
聞夫子瞧了長青幾眼,隨後重新望向穹頂星圖:“伱想必有許多疑問,但講無妨。”
長青站立原地沉默良久,鼓足勇氣方才問道:“楚漁父隻是先生的化名,對麼?”
聞夫子胡須微微一動,不再掩飾,笑道:“頂著聞夫子的名頭,終究不方便行事。”
儘管對方主動承認,長青仍是震驚得心神一陣恍惚。
“陸衍當初知道我的身份時,也是這副模樣。”聞夫子這話讓長青猛然抬起頭來,錯愕得不可置信。
聞夫子笑著解釋說:“畢竟朝中有人好辦事嘛,不過他如今已不在拂世鋒了,要是沒啥大事,我也不會去打擾他。”
長青心中慌亂,感覺過往積累的知見閱曆,如同沙堤般崩潰瓦解,以前熟悉的人事物,全都變了一副模樣。
半年前聞夫子暗中找上自己時,長青也一度心存戒備,可正是因為他出言指點用玄牝珠解救程三五,長青隱約覺得,這位“楚漁父”或許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人。
先前阿芙不在伏藏宮時,聞夫子曾幾次闖入上院,前去探視昏迷不醒的程三五,卻不曾觸動結界迷陣,把長青嚇得不得安寧,隻得出手施法驅趕對方。
然而聞夫子麵對長青施展的諸般法術,彈指揮手間輕易破除,中途還夾雜幾句評點,讓長青既驚又喜。
往後這半年間,聞夫子時不時就來到伏藏宮,說是來探視程三五,結果卻總是盯著長青,還擅自翻閱藏書,甚至對當麵指出達觀真人注釋的《陰符天機論》有謬誤之處。
長青彆的還能容忍,唯獨不能接受他人辱及師父,當即與之爭辯起來。
結果聞夫子一番精妙之論,駁得長青啞口無言,接連幾天茫然呆坐,似悟非悟,直到阿芙又一次前來,才發現長青的異樣。
“你這小娃娃連自己都照顧不好,還想照顧程三五?”當時已是深秋,山中寒意漸漸逼人,阿芙除了送來一批布帛,還讓秦望舒和幾名懸簷眾女侍留下幫忙。
往後聞夫子便不再夜闖伏藏宮了,長青原本以為他是有所忌憚,不敢妄為。
後來長青為了煉製餌藥進入深山采集木實時,偶然發現一處岩底洞窟。自己師徒二人在嵩嶽十幾年,堪稱是走遍山中每一寸角落,過去竟然不曾發現此地,長青驚訝之餘親自入內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