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此恨無儘
顧連山並指連點,運動元功,一縷玄陰指力從壯漢肩頸要害處徐徐拔出。
在陽光之下,那玄陰指力好似晶瑩剔透的冰晶一般,被拉扯成發絲粗細,最終脫離血肉之軀,顧連山五指虛握,將其拘束掌中,不使散逸。
“這等點物寄氣、凝勁留招的功夫,可見施下禁製之人,距離先天境界隻有一步之遙。”
顧連山看著掌上凝聚不散的玄陰指力,隨手向外推出,擊中旁邊一塊岩石後,輕而易舉貫穿過去,碎屑紛飛間,留下一個小孔。
“幸好你沒有強行破解身中禁製,否則必將經脈寸斷。”顧連山回過頭來,望向那名緩緩站起的壯漢。
“多謝顧老相助,讓晚輩擺脫那胡姬的束縛!”壯漢躬身揖拜。
“情況我已經聽說了,看來昭陽君身邊還有一位高手潛伏。”顧連山望向岩石上的小孔:“不過按照你的描述,那碧眼胡姬隻怕並非尋常女子。這等精純功勁,若非長久浸潤武學,斷難修成,而她的容貌又過於年輕了……”
“難不成是……妖怪?”壯漢不禁揣測。
顧連山微微點頭:“我聽說內侍省中收容了不少妖邪之輩,看來這位碧眼胡姬也算其中之一了。”
“妖孽橫行,世道不寧!”壯漢忿忿冷哼,隨後問道:“顧老暌違已久,如今重現江南,莫非是要乾什麼大事?”
顧連山忽然笑了:“我如果說是,你是打算前去報官麼?”
壯漢抱拳拱手,當即單膝下跪,義正言辭道:“我碎鐵門一脈能傳承至今,全賴顧老當年仗義相助。祖師立下誓言,後世門人遇見顧老及其子弟,當執大禮。顧老如果有任何用得著晚輩之處,但講無妨。若晚輩有半點透露,天打雷劈,死於萬箭之下!”
“好,我相信你。”顧連山單手虛抬,壯漢便覺得身子被人架著站起,此等隔空氣勁已非凡俗武藝可比,就算自己練就渾厚罡氣,在顧連山麵前也不過是孩童般幼稚。
“你碎鐵門祖師出身鐵匠,即便開宗立派依舊不忘根本,以采礦鑄鐵為業。”顧連山臉色微沉:“按說你碎鐵門產業殷實,為何要參與行刺昭陽君?”
壯漢先是略帶羞赧地沉默片刻,隨後長聲歎氣:“唉!顧老您有所不知,碎鐵門前些年經營不善,門下產業早已被彆家兼並了,最後一座礦場也被用於抵債。
“正好當時聽雨樓的張紀達找上門來,說是要合力刺殺當年為禍江淮的範中明,我心想若能除去此賊,應能分得大筆懸賞,從而贖回礦場,重振本門……顧老,昭陽君的消息,是您告知張紀達麼?”
顧連山點頭承認,壯漢不解:“但為何消息有誤?那昭陽君並非範中明,莫非另有玄機?”
“此人在內侍省中,取代了範中明的地位,其危害比範中明更大。”顧連山言道:“他所過之處,州縣長官、地方豪強莫不極力示誠投獻,以求自保。為了滿足少數人私欲,官府豪強要盤剝多少才足夠?眼下人心思變,你應該有所察覺。”
壯漢臉色漸漸難看,咬牙切齒道:“這幫朝廷鷹犬,儘是人間敗類!碎鐵門的礦場便是被官府勾結豪商強奪了去,我恨不得將他們統統錘死!”
“好,你能這麼想,才不負碎鐵門祖師的教誨!”顧連山重重一點頭:“我如今正在謀劃大事,延攬江南豪傑,就不知你是否願一同參與!”
壯漢猛地抬頭,眼中流露出狂熱神采,直言道:“我碎鐵門早已凋零,並無太多牽掛。既然是顧老開口,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晚輩也毫無怨言!”
“我自然不會讓你無端冒險。”顧連山輕拍壯漢肩膀,隨後取出一本小冊:“我已為你解除身中禁製,眼下最好不要在人前現身了。這部功法你暫且揣摩一番,不久將來我或許便要請你出手。”
……
何老夫人看了手中拜帖一眼,隨後擱下,與其他形形色色的拜帖一同,堆滿桌案。
“這是要來逼宮啊……”何老夫人無心再看,將拜帖撥到一旁,自有青衣女子收拾,她詢問道:“柳娘,那十萬貫財寶準備好了麼?”
“已經悉數點齊裝箱。”青衣女子答道:“另外還準備了一筆豐厚金銀,以防不時之需。”
何老夫人苦笑說:“這等貪得無厭之輩,哪裡是幾箱金銀財寶能夠打發的?”
柳娘低頭不語,氣氛落寞。作為長年追隨在何老夫人身旁的侍女,很清楚這位老人要麵對多少棘手難題,然而卻沒有幾個人能夠替她分憂承擔。那些關氏子弟甚至還心懷怨懟,仿佛是何老夫人侵奪了他們的家產。
此時那名勁裝女子急急趕來,臉色有些緊張:“老夫人,龍溪那方傳來消息,又有鼉龍竄出傷人了。”
何老夫人當即問道:“死傷多少?”
“有五名漁民被拖入水中,沒了蹤影。還有十餘人被咬傷腿腳。”勁裝女子答道。
“天寒地凍,不好好冬眠,偏要外出傷人,果真妖孽!”何老夫人撐起身子,正要說話,瞥見桌上拜帖,忽生一計,隨後說:“給受傷的佃戶送去傷藥,就說我正在考慮如何對付這群鼉龍,且讓他們放心。”
“是。”勁裝女子正要離去,何老夫人問道:“昭陽君一行人到哪裡了?”
“方才得到消息,大隊人馬已經到烏程縣了。”勁裝女子言道:“當地長官還要設宴款待,他們明日才能來到吳嶺莊。”
“好,你去吧。”何老夫人沉默片刻,朝身旁柳娘問道:“三娘如今在做什麼?”
“想必是在後山修養。”柳娘猜到老夫人心思,立刻說:“那我去叫人把三娘帶來?”
老夫人擺擺手:“不必了,我過去看看。”
柳娘知曉老夫人性情,她決定的事情無人可以違逆。
吳嶺莊遠離城郭,位於山間穀地,最早本是關氏先祖在亂世時修造的塢堡。後來關氏開枝散葉,族人散居湖州各地,而吳嶺莊經營日久,漸漸成為一座占地廣大的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