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了還想我當接盤俠?不可能!
蕭仁義走了,帶著蕭文豪和蕭文韻一起回家了。
離開前除了對舒誌強表示感謝以外,還保證會幫他和書記溝通。
舒誌強並沒有把這話放在心上,領導層沒幾個值得信的。
除了政績以外,他們誰都不會放在眼裡。
舒誌強能和對方說那麼多,完全是看在蕭文韻的麵子上。
他整理了一下心情,然後回頭看向陳大慶和譚芳一行人。
“收拾完了?”
“收拾完了,就等你呢。”陳大慶點了點頭,然後遞過來一份炒粉。
“吃點東西吧,就是有點冷了。”
舒誌強說了聲謝謝,然後接過炒粉就大口吃了起來。
今天隻吃了早飯,他早就餓的不行了。
他也沒有讓其他人看著他吃,而是揮了揮手讓他們都回去。
明天店裡裝修,重新開業的時候會在村裡通知他們的。
三天的時間眨眼就過去了………
這三天裡,舒誌強每天都會去店裡查看裝修進程,同時還給李學工出了一個裝修方案。
於是店鋪裡的風格也都超出了現代,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精致。
除了監工以外,舒誌強還拿著招牌和對聯去裱了起來。
鐘陵第一家龍蝦店,招牌怎麼也不能一直用一張紙代替啊!
“姐夫,員工的名額就不從村裡找了,去人才市場吧。”
“好!”
因為店麵擴大,三個員工肯定不夠了,忙裡忙外的太累。
所以陳大慶在人才市場招回來四個員工,三個四十歲左右一個二十多歲。
四十歲的員工其實就是洗菜洗碗的那種,招呼客人肯定用不上她們。
原本舒誌強還打算請一個幫廚。幫著切切肉烤烤串。
不過在開業之前的時候,有人把這個職位給預定了。
這三天裡舒誌強說忙不忙,說閒也閒不到哪裡去。
除了忙活生意的事以外,他還會抽空給家裡人做飯然後給妹妹送去。
至於是給妹妹送飯還是給“妹妹”送飯,那就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不過有一說一,經過和蕭仁義的一番交談過後;
他和蕭文韻的關係是越來越近,快到無話不說的地步了。
或許是蕭仁義對他的認可,也或許是兩人感情的升溫。
裝修在第三天下午完成了,舒誌強把工錢給李學工結清。
工錢並不貴,大工帶小工,平均三塊錢一個人一天。
十個人也就三十塊錢一天,包工包料三天下來也就一百多塊錢。
但第四天並沒有開業,而是貼出一張告示。
本店裝修完畢,將於明日開業,
屆時將推出新的菜品,歡迎新老顧客前來品嘗。
因為第四天的時候,舒誌強和兩個弟弟一起進城送了食材。
在回來的時候去買了一套廚房用品,並在新店的廚房擺放整齊。
老式燒柴灶在城裡已經沒多少人用了,他覺得還是煤氣灶靠譜。
等他們回到常湖舒家的時候,已經到了下午一點多。
等他們吃完飯,就已經有村民陸陸續續的送來了食材。
將舒誌國和舒炳文留下來收貨,舒誌強則帶著他爸媽進城了。
兩人一個駕著驢車,一個駕著牛車,車上放著十多張折疊桌。
花了總共一個多禮拜,二十套折疊桌才打好並且風乾。
舒誌強沒有讓舒青山休息,繼續頂了八十套折疊桌椅。
舒青山原本還拒絕,說是舒誌強沒必要為了照顧他而多訂用不上的桌椅。
不過舒誌強說了以後開分店要用,對方才欣慰的答應下來。
“強子,這就是你開的店?”舒彪夫婦跟著兒子來到店鋪外,看著這煥然一新的門店有些震驚。
牆麵刷了大白,與隔壁泛黃的牆麵看起來更顯高大上。
店門上掛著牌匾,店門兩側也掛著對聯,不過被紅布給遮住了。
舒彪不是第一次進城,當小工也當了幾年,深知這個店麵代表著什麼。
他怎麼也沒想到,兒子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竟發展到這種地步。
“爸媽來了?快進去看看。”陳大慶一直在店裡等著,看著二人立刻迎了過來。
八十年代的大門有些老舊,大多數都是用的木門。
舒誌強讓李學工給換了,換成相對比較流行的推拉鐵門。
大門的的錢是另付的,沒有算在他們的工錢裡。
舒彪跟著陳大慶二人走進大廳,右邊是一個修長的前台,左邊是一道玻璃門。